正文 第五十四章 《誅仙》的電視劇版(1 / 2)

在搗鼓了半個月後,無線方麵終於宣布要召開《誅仙》的新聞發布會了,無線眾所周知的是以小氣出名,公司預算都是能省則省的,這次要拍的《誅仙》確實花了大手筆。原因就是《誅仙》被選為了83年的台慶劇。

無線82年由邵誼夫提出了台慶,由於82年台慶節目收視率很不錯,邵誼夫準備83年開拍一部台慶劇。

台慶劇自然是要召集無線一線的明星,並且選一部肯定能火的劇本。而邵誼夫這就想到了不久前從李昊辰手裏拿來的《誅仙》劇本。

作為無線第一部台慶劇,無線自然是不能馬虎的,因此為《誅仙》這部戲也是算下了血本。本來原時空這部台慶劇是要拍《神雕俠侶》的,現在輪到了《誅仙》。

其實邵誼夫本來也是想翻拍金鏞的小說的,隻是金鏞小說先前已經拍過幾次,再加上《誅仙》在整個香港以及台灣東南亞掀起的浪潮,邵誼夫覺得《誅仙》可能更加適合拍。

果不其然,在無線宣布要拍《誅仙》的電視劇版的時候,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幾乎整個香港都在期待這部戲。

《誅仙》在明報的連載還沒有完結,《明報》一天刊登出1萬字,自7月份開始連載,現在已經到了10月份,《誅仙》細細算來大約要4個月的時間才能發表完。

不過到那時電視劇版《誅仙》上映完,《誅仙》早已連載結束。

《誅仙》被金鏞評價為開一派之先河的小說,自《誅仙》連載開始,一股仙俠風吹起,80年代武俠的風潮還很強,隻是《誅仙》開啟的仙俠之風不但沒有因此消失,反而越刮越猛。

李昊辰與台灣,新加坡,香港的出版商商議好後,《誅仙》的單行本也正式發售,誰知反響強烈,首印50萬本竟然短短一周時間就告罄了,出版商不得不通知印刷廠連夜加班在趕印了30萬本。

本來李昊辰還擔心讀者們看過《明報》連載後就不願再買單行本了,可後來的情況證明李昊辰的擔心完全屬於多餘。

看過《誅仙》連載的人不僅不反感再買單行本,反而更加熱衷於購買。有人甚至把《誅仙》全套買下來,而且不止一套,理由竟然是怕以後不小心弄丟一本之後就沒有全套的《誅仙》可看了。

《誅仙》在港澳台傲人的銷量也引起了東南亞的注意,甚至有日本出版商登門來商量日文版《誅仙》的事。

就這樣,單單香港一地第一期《誅仙》單行本就帶來了200萬收益,台灣也是同樣有200萬港幣進賬,東南亞各國銷量加起來算出的收益也有300萬,也就是說單單《誅仙》一書的上冊(這版《誅仙》分上中下三冊,共15本,每冊5本)就給李昊辰帶來了7百萬港幣的收入,這還不算日本出版的收益和劇本極其周邊產物的收益。

《誅仙》的劇本當初邵誼夫提出一集8萬的價格,李昊辰也是不客氣,直接大筆一揮,把《誅仙》寫成了一百集大劇,不知道邵誼夫是該哭還是該笑那。

這又帶來了800萬收入,加起來《誅仙》已經給李昊辰帶來了1500萬收入,這可能也算史上最賺錢的書了,李昊辰要是沒其他產業,單靠寫小說估計也成了千萬富翁了,要知道在香港這個時候家產千萬已經可以被稱為巨富了。

香港有些專靠娛樂爆點賺錢的報刊雜誌又抓到了機會,專門調查李昊辰的家產,細細一算結果卻是驚人。

“《瘋狂的石頭》帶來了450萬收入,《十全九美》光香港本阜的分成李昊辰就有2200萬收益,據說台灣還有450萬收益,東南亞還有600萬進賬,加上1500萬是4500萬。”王組賢靠在李昊辰懷裏,聚精會神地看一份雜誌,板著可愛的蔥白玉指算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