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大局將定(1 / 3)

趙國。

近日來,整個趙國的百姓,都在慶祝一件大事。

昭王和昭容公主的大婚,將在臘月初八舉行,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與國同慶的大事,不僅僅是昭王和昭容公主的婚事,還和趙國的尋常百姓息息相關。

借著這次婚禮,朝廷頒布了一係列的新律,涉及麵極其之廣。

首先便是土地的改革,朝廷對個人和家族所能擁有的土地上限,做了嚴格的規定,超出部分,全都收歸國有,分配給無地或是少地之人。

相應的,朝廷調整了地租政策,土地的地租,和擁有的土地數量直接相關,擁有的土地越少,承擔的地租比例越少,擁有的土地越多,承擔的地租比例也越多。

之前朝廷提出的醫療改革,經過這兩年的發展,已經徹底落實到趙國的每一州每一縣,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讓所有人都看得起病,吃得起藥。

教育方麵的改革,朝廷也推出了諸多細則。

國子監準備在各州建立更多的公學,讓所有兒童都能受到教育,同時開展掃盲運動,有計劃,有步驟的提高趙國百姓的識字率。

不識字的人,大都隻能幹一些力氣活,而如果能識字,懂算數,不僅可選擇的活計多了許多,拿到手的工錢普遍也更多。

自趙國立國以來,朝廷第一次大刀闊斧的對科舉進行了改革。

原本六藝中,禦科,樂科,射科,被正式取消,書科中的書法、繪畫,也被去除,新科舉保留了儒家經義的一部分,調整了算學、律法以及禮法的權重,額外增加了一科權重極高的政論。

政論一科,需要學子們通過分析具體事件,歸納其主要問題,並提出正確對策,考察的是他們在治理國家上的真才實學。

總的來說,這一改革,使得平民子弟,更容易在科舉中脫穎而出。

禦科、樂科、射科、書法、繪畫,都是需要投入大量金錢的科目,尋常百姓根本接觸不到。

而在算學,律法,禮法,政論上,士族子弟,並不比百姓子弟更占優勢。

當然,朝廷也給士族留了一條路,他們更容易接觸到六藝,倘若入境儒家,便無需通過科舉,可以直接入朝為官,但通過儒家入仕者,若是哪天浩然正氣消失,官位也會被剝奪。

其後的一些社會福利法,最低薪酬法,假期法,更是條條對尋常百姓有利。

趙國的百姓,恐怕會永遠銘記,這一場婚禮前後,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然,改革變法,不可能令所有人滿意。

這次的改革中,世家豪族,地主鄉紳的利益,受到了極大的損害,但他們對此,也是敢怒不敢言。

這場改革,是陛下和昭王聯手推動的。

名義上是昭王和陛下,但在趙國,就連三歲小孩都知道,那就是陛下和她的皇夫。

陛下收養了盛王的孩子,人們本來隻是猜測,那孩子是不是她和昭王的,但始終沒人證實,可現在,根本不用證實了。

盛王的孩子,比昭王的孩子長的還像昭王,再結合陛下對他那麼好,傻子都能猜到,他就是陛下和昭王的親骨肉。

陛下和昭王夫妻二人,哪怕是趙國所有的世家聯合起來,也不是對手。

當今大陸,曾經的二十餘國,如今隻剩下四國,唯有趙國暫時不受戰爭所擾,即便是擁有半聖的強大世家,在戰爭麵前,也如琉璃一樣脆弱。

趙國的世家們都很清楚,不管楚、夏兩國最終誰能取勝,他們最後的目標,一定是趙國。

國家還要靠陛下和昭王守護,即便是損失一些利益,他們也隻能低頭。

還有幾日才到臘月初八,趙國各州,尤其是國都,各家各戶已經像是過年一樣,提前掛上了紅燈籠,並且自家的門上貼上了“囍”字,既是慶賀昭王和昭容公主的大婚,也是慶祝自己即將邁向新的生活。

和一片歡慶,載歌載舞的趙國不同,對於齊國和楚國來說,這是極其不好過的一個新年。

楚國方麵,已是大陸第一人的夏皇禦駕親征,統帥夏國大軍,一路橫掃,楚國根本無法抵抗,一眾半聖強者,隻能龜縮在軍陣之中防守,根本不敢出陣迎敵。

在夏皇親征之下,前些日子,楚國吞並的魏國國土,已經全都被吐了出來。

不僅如此,他們自己的國土,還丟了許多。

隨著吞並的土地越來越多,國家版圖越來越大,夏皇的實力,已經無限的接近聖人,五大王朝的皇帝,實力本就數倍於諸家的半聖,恐怕就算是聖人親至,也奈何不了夏皇了。

楚國,皇宮之內。

楚皇麵如死灰,看向一名老者,問道:“老師,朕,朕應該怎麼辦?”

當初和魏國圖謀夏國之時,他怎麼都不會想到,事情竟然會發展到今天這樣。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他絕對,絕對不會想著看魏夏相爭,自己在後方坐收漁翁之利,早知道夏國會強橫成今日這樣,他一定會在最短時間的時間,和魏國平推了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