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張騫出使西域(1 / 1)

西漢時期,漢武帝為了對付強悍的遊牧民族匈奴,想聯合西域各國攻打匈奴,便派張騫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張騫帶領一百多名隨從從長安城出發了。因為路途遙遠,他們帶的物資很快就不夠了。張騫一行人不得不露宿野外、忍饑挨餓。不幸的是他們的行蹤被匈奴人發現了,他們成了俘虜。張騫在匈奴國度過了10年的囚禁生活。匈奴國王軟硬兼施地想說服張騫歸降自己,但張騫深知自己背負的重任,任何事情都不能動搖他的意誌。

後來,張騫娶了位匈奴妻子,還有了孩子,匈奴人也對他放鬆了警惕,張騫趁機帶著妻兒逃跑了。逃出後,張騫繼續西行,他知道大月氏國是西域最強大的國家,希望能聯合他們攻打匈奴。可是當張騫曆盡千辛萬苦來到大月氏國時,發現他們國家已經對攻打匈奴沒有任何興趣了,國王拒絕了張騫的請求,張騫隻得起程回國,沒想到在途中又遭到匈奴人的扣留。一年後,在妻子的幫助下,張騫回到了大漢。

雖然沒能和大月氏成功聯合,但張騫向漢武帝提出了與烏孫國聯合的想法,並願出使烏孫國。張騫給烏孫國帶去了金銀、茶葉、絲綢等漢朝的物品,並成功說服烏孫國國王答應與漢朝結盟。張騫還出使其他西域國家,與他們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張騫成功出使西域,漢朝與西域各國聯合,最終打敗了匈奴,使漢朝的國力更加強大。張騫的西域之行還開通了“絲綢之路”,成為當時商人們運送貨物的主要通道,促進了東西方貿易的發展。

張騫出使西域不僅增強了漢朝的影響力,開通的絲綢之路也為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