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9章(1 / 1)

“跑馬”的過程看似簡單,實則不易。直接跑馬的限定隻有三人,第一位是道士,手持紙馬,紙馬上坐著紙人,代表亡人。第二位也是道士,手持竹笛。第三位則是長子或者長孫,手持哭喪棒。三人來回穿梭,第一位從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中間穿過,然後第二位從第一位和第三位的中間穿過,第三位接著從第一位與第二位的中間穿過,來來回回地重複。這一說誰都懂,但是具體在穿行的過程中需要靈巧和敏捷,不然就會撞人。速度也必須隨著其他道士的音樂節奏時快時慢。

爺爺跑馬的時候將弟弟抱在懷中,跑起來更加辛苦。但身體單薄的爺爺最終堅持完成了全部過程,欣慰地將弟弟交還到媽媽手中。

從此之後,弟弟再沒有生病,健健康康成長起來。

我不知道那人的孫兒是不是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挽救。即使可以,恐怕也不會立刻有人去世並願意將小孩的魂魄牽過奈何橋。

那人的孫兒沒了之後,頭腦有些不清晰了,經常去隔壁家將小孩搶過來,逼迫那個小孩子叫他做“爺爺”。

隔壁人家自然不會讓他這樣肆無忌憚下去,所以兩家人經常吵吵鬧鬧,漸漸結下了仇,不相往來。

那人抱不到隔壁家的小孩,精神越來越混亂,在村裏看見別人家的小孩就哧哧地笑,然後沒來由地追問小孩子:“你的魂走掉沒有!你的魂咋還沒走掉呢?”弄得村裏的小孩子看見他就跑。幸好他對小孩子沒有暴力傾向,反而親切得很。如果小孩子跌倒了,他就立即衝過去把小孩子扶起來。如果小孩子哭了,他就立即從兜裏掏出糖果來塞到小孩子的嘴裏。如果哪個家長打小孩被他看見,他就上去幫小孩子打家長。

但是,如果看見淘氣的小孩子追打老鼠,他就不管小孩子怎麼哭鬧都要製止,並顯得多管閑事地將老鼠夾打開,或者將尾巴上的釘子拔掉,或者將拴住腳的繩子解開,讓老鼠走掉。

有的大人對他這種行為不滿意,喝止道:“老鼠是害人的東西,你倒好,把它們都放掉!”

那人指著老鼠逃竄的方向,說道:“害人的東西?才不是呢!那是算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