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講究量入為出,為了應付某種急需,一般人即使省吃儉用也要在銀行裏存一筆錢。因為有了這樣一筆儲蓄,心裏就踏實,就可以在關鍵的時候拿出來抵擋一陣。同樣的道理,要想找人辦事,你就應該在人情賬戶上先進行儲蓄,有了這種人情儲蓄,找人辦事的時候,就容易多了。
如果你的人情賬戶上沒有什麼儲蓄,到需要用人情的時候,自然也就無情可用了。因此,在人情賬戶上千萬不能出現負數,一旦出現了負數,人情債欠得太多,找到別人辦事的時候,人家也就會有想法,一次兩次無償幫助你,還可能覺得情有可原,但久而久之,別人也就會不樂意了。隻有平時主動幫助別人,把人情做足,充實你的人情賬戶,你的人情賬戶上的儲蓄才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夠用。現實社會裏,很多人都有一本或數本的銀行存折,如果你年初存5000元,到了年底,你會發現存折上不止是5000元,因為還有利息!人際關係也是如此,關鍵在於平時對人情的儲蓄,那種“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做法是萬萬不可取的。
充實自己的人情賬戶
有一位出版商,他平時很注重人際關係的建立,不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他都不吝花費地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有一位與他素未謀麵的作家因為急需一筆錢,去向他借錢,他二話不說就掏出2萬元。他廣泛建立人際關係的結果是,到處都有人幫助他,他也因而得到了很多好書稿,自然就財源滾滾。
這個出版商就是用在銀行存錢的方式來充實自己的人情賬戶的。充實自己的人情賬戶,“先存再提”說來有些“現實”,有“利用”、“收買”的味道,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和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本來就有這樣的好處,不能光用“現實”的眼光來看。而這些人際關係,必成為你一生中最珍貴的資產,在必要的時候,會對你產生莫大的效用。
你在感情的賬戶上儲蓄越多,就會贏得更多的信任。當你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這種信任。你即便犯有什麼過錯,也容易得到別人的諒解;即便沒把話說清楚,有點小脾氣,對方也能理解。
但在此基礎上,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樂於助人,關心他人,不斷增加和充實自己感情賬戶上的儲蓄。如果說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人際關係有什麼訣竅的話,那麼這就是唯一的和最有效的訣竅。與此相反,那種不肯增加儲蓄而隻想大筆支取的人是無人理會的,這樣的銀行賬戶是根本不存在的。你毫無儲蓄,到需要用錢時,也就必然無錢可用,隻有欠債了。但欠債總是要還的,到頭來還是要儲蓄。這就是社會與人生的大海上互助互利、收支平衡的燈塔。
互助互利不僅指物質利益,而且還有精神利益。被求助的一方不一定非要你給他什麼幫助和好處不可。而且人際交往的互利互惠也不同於做買賣那樣必須等價交換、立刻兌現。但作為求助者最好能讓對方了解助人也會助己。
你請某人來幫助粉刷裝修住房,說好幹半天,他可能幹了不到一個小時就走掉了;你拜托某人為你辦理開辦什麼公司的手續,他也許隻起了牽線搭橋的作用,具體的手續還要你自己去四處奔波……遇到這類情況,千萬不可埋怨,不可責怪對方說話不算數。因為事實上人家已經幫了一點忙,這就值得你表示肯定和感謝。你感謝對方幫忙一小時,下回他可能會幫忙兩小時,你感謝人家為你辦手續探明了路線,下回他也許會一幫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