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奕詝在宴會上定下了未來的主基調,但是幕後進行的交易還有很多,比如法國願意以有限的對“中華藩屬”的支持換取和中國的某些物品的交易權,而英國則反複表示無法接受中國這麼多的藩屬國,和巨大的勢力範圍,但是英國也知道自己一家不可能阻止中國,就準備把西班牙,美國和荷蘭也拉起來,可惜的是這些國家雖然對中國的藩屬國有野心,但是這種野心和與中國的貿易一比起來就微不足道了,英國使節幾次努力始終沒有拉到盟友,其他國家本來就對中國這些屬國沒有野心,樂的看熱鬧,最後英國使節終於放棄了,不再就“中華藩屬”事件發表意見,反而開始切實的討論起貿易的問題,其他國家見英國不提,也樂的不說,畢竟中國和歐洲間的貿易必須要經過英國,所以雖然各國對讓英國吃鱉是樂意見到的,但是現在各國還要借助英國的航路,所以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是悶聲發大財,任由中國和英國去交涉。
這裏在所有國家中還有一個國家的心態非常的微妙——那就是美國,這個時候的美國剛剛完成了西部領土還有原墨西哥領土的融合工作,正是開眼看世界的時候,但是美國的“門羅主義”畢竟已經盛行多年,所以美國這種和外界接觸的行為還是非常的小心翼翼,而這次受到中國的邀請,對美國來說也是來尋求朋友的,對和中國貿易美國有興趣,對中國藩屬美國有意見,但是美國也清楚自己不是決定性的力量,所以還是靜靜的旁觀著,沒有表態,畢竟內部問題嚴重的美國現在也沒有精力把自己的威懾力投放到太平洋的另一邊,尤其是中國顯得比美國國力還要強大的時候。
這次中國負責和外國的交涉的除了禮部外,奕詝還特意把王茂蔭加了進去,負責對外貿易的部分,奕詝個人對他的能力有信心,但是如果沒有成績是不可能受到重用的,所以這次的時間也是奕詝對他的一次考驗,希望他可以讓奕詝滿意吧,因為奕詝也已經開始考慮幣值改革的問題,而如果他表現的好,奕詝也願意把中國內部經濟改革和幣值改革的問題交給他。
當然整個談判過程持續了非常長的時間,而這個時候的歐洲也發生了1851年最值得記憶的大事中的第三件事情——這一年的12月,法國總統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解散議會,並且準備全民公投的形式使得政變合法,可以預見未來的法國會回到君主製(當時政變隻是要求延長總統任期),而這個時候的法國國內民眾卻還沒有想清楚,“波拿巴”是一個可以使得法國瘋狂的姓氏,但是現在即將上台的這位獨裁者是否有著這樣的魄力統帥法國去追尋榮譽,所有的法國民眾都還是持觀望態度,但是路易·波拿巴還是通過自己的血脈使得自己的通過政變獲得的政權穩定了下來。
而這個消息還沒有影響到在中國進行的談判(還沒有傳到中國),中國發生的一切都在有序的進行著,在多方反複的拉鋸後,終於大家都知道了對方的底線,整個談判快速的進行了下去,但是最後英國依然沒有在“中華藩屬”問題上簽字,不過即便是這樣,奕詝依然對這次的情況滿意了,但是必須說的是這次除了中國外,得利最大的就是法國了,因為英國和中國的關係不好,各國就自然的彙聚到了法國的身後,然後中國的歐洲國家一共九個(英國,法國,奧地利,普魯士,荷蘭,比利時,瑞典,葡萄牙,西班牙)美洲一個國家(美國)共同簽定十國共同對中國貿易協議,基本內容是:
1.中國全麵開放市場,允許簽約國家進入中國貿易,中國可以修改關稅,但是必須事先一個月通知與會國,中國可以取締中國認為的非法貿易,但是具體處理辦法必須和歐洲國家商量;(也就是說如果中國認為哪個商人的商品不能在中國販賣,那麼中國可以要求停止買賣,但是不能沒收該商品)
2.任何外國商人必須辦理臨時居住證,支付費用(費用金額由中國決定),在中國內地任何違反法律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懲罰,中國有權進行最高刑法是死刑的任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