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敵
中國文明源遠流長,有關曆史典籍浩如煙海。這自然歸功於我們的老祖宗對曆史的重視,如很早我們就有“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的說法,而以司馬遷《史記》為代表的二十四史,更是中國曆史著作的最高水平。可惜,由於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文化環境的封閉狀態,老祖宗們對世界各國曆史的了解基本處於神話傳說的水平。甚至到了光緒年間還有堂堂一品大員徐桐,這個所謂的著名大學士,竟然拒不承認世界上除了中國、英國外,還有許多國家。他堅持認為那些亂七八糟的國名是英國人故意編造出來嚇唬中國人的,他的名言是:“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國,史所未聞,籍所未載,荒誕不經,無過於此!”但就是這樣一個愚昧無知到可笑地步的老頭,在當時卻位高權重,多次向慈禧太後獻上他的所謂錦囊妙計。例如他對義和團的“刀槍不入”、“靈魂不死”等江湖把戲堅信無疑,勸說慈禧支持義和團,最終導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由此可見,僅僅熟悉和了解我們自己國家的曆史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在當今這個時代。鄧小平說過,落後就要挨打。而要不落後,就要善於向一切優秀的異族文化學習。而學習的第一要義,就是要了解人家的曆史。在這個意義上,英國大哲學家培根的名言“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才更值得我們回味,因為這裏的“讀史”顯然不該是隻限於本國曆史。
可惜,我們的青少年長期以來,對於中外曆史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基本上隻限於學校的文史教材範圍。毋庸置疑,這些曆史教材的編寫和學習方式(對曆史事件的死記硬背就是一個例證),似乎不能使得我們的青少年真正讀懂曆史,更不要說很多曆史教材中為數不少的錯誤表述了。而當今青少年通過大眾傳媒特別是影視和網絡所看到的各種冠以“戲說”和“穿越”之名的曆史題材作品,又大都充滿了對曆史真實的歪曲甚至任意的虛構和捏造。麵對那些張冠李戴的曆史事件和任意虛構的曆史人物命運,有些青少年不僅缺少判斷真假的能力,而且缺少用來構成判斷依據的曆史通俗讀物——假如有人天真地設想青少年讀者或觀眾會一邊欣賞那些“戲說”曆史的電視劇,一邊查閱《辭海》指出劇中的史實錯誤,那才是真正的一廂情願和荒唐可笑,必定會遭到我們的“90後”和“00後”無情的藐視。
因此,我們感覺到,有必要在充分尊重21世紀青少年讀者的閱讀習慣和他們文化修養構成特點的前提下,編寫一套普及型的通俗曆史讀物。而相對於中國曆史,我們了解到中國青少年更渴望和更缺乏的是對世界曆史的了解,所以首當其衝的是先編寫一套介紹世界各國曆史的通俗讀物,讓我們的青年學子在走出國門之前,對國門外的世界有雖然是初步的卻是真實的了解。自然,全世界現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們不可能全部介紹,隻能選擇在人類文明發展史具有重要曆史地位的一些國家先期介紹,以後再根據讀者反饋,選擇更多的國家。此外,在決定哪些國家的曆史被介紹時,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看這個國家是否在曆史上以及在今天,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演變和中國社會的進步產生重大影響。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青少年讀者對這個國家的一切會有比較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