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布魯斯·費勒不幸患了致命的癌症。想到那對可愛的孿生女兒,他原本坦然麵對絕症的心再難平靜。“不能讓女兒因我的去世而失去本該擁有的父愛,在成長過程中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在這一信念支撐下,布魯斯靈機一動,決定組建一個“父親委員會”,讓“代理父親”陪他那對孿生女兒玩耍、遊戲、旅遊,或教她們學習音樂……
在布魯斯成功組建一個擁有6位成員的“父親委員會”之際,他也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奇跡般打破醫生的“死亡預言”。此番經曆,讓他的新書《父親委員會》震撼了美國,並將被好萊塢搬上銀屏。
現年45歲的布魯斯·費勒是美國頗有影響力的作家,住在紐約。他興趣廣泛,兼具冒險精神,他跋涉一萬多英裏遊曆聖經遺跡創作的《聖地蹤跡》極為暢銷,並被拍攝成美國公共電視台的熱門係列片。在遭遇人生不幸前,布魯斯寫過9本書,這些書無一不暢銷美國。
描寫自己在馬戲團當小醜經曆的一本書裏,布魯斯寫到了他和妻子琳達相愛的故事。24歲那年秋天,他在馬戲團舞台上進行表演,需要一位觀眾進行配合。目光掃過觀眾席,第一排正熱烈鼓掌的一位女孩吸引了他。布魯斯將這位名叫琳達的女孩叫上了舞台,她完美的配合讓他表演的節目精彩紛呈。演出結束時,感到心理悸動的他留下了女孩的聯係方式。隨後,在布魯斯猛烈的愛情攻勢裏,琳達成為了他的女友。兩人相愛熾烈,於4年後跨進婚姻殿堂。
在妻子琳達的全力支持下,喜歡寫作的布魯斯離開馬戲團,四處遊曆,成了一名成功的自由作家。但上天在賦予布魯斯成功的事業之際,卻壓製著他成為一名父親的渴望。琳達的子宮壁較薄,受精卵總是很難著床。直到兩人婚後第12年,布魯斯才擁有了一對可愛的孿生女兒。勤奮寫作之餘,他最喜歡的事,便是和一對孿生女兒一起玩耍。在孿生女兒伊登和蒂比蹣跚學步時,他便帶著她們到野外遊玩,進行各種探險。
一雙可愛的孿生女兒讓布魯斯擁有了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才氣。在伊登和蒂比出生的短短兩年時間裏,他便出版了兩本在出版界引起強烈反響的圖書。看著金發飄逸的孿生女兒,布魯斯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他的這種感覺並未維持多長時間,便被突如其來的噩運震得頭暈目眩。
初春的一天,布魯斯吃驚地發現,他右大腿上那個小腫塊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擴大著。在創作《聖地蹤跡》時,遊曆聖經遺跡的布魯斯出了車禍,車禍在他的右大腿上留下了一個小腫塊,沒想到若幹年後,這個小腫塊會擴大。醫生診斷其右大腿上的腫塊是一個18厘米大的惡性腫瘤。醫生神情沉重地對他說:“你腿上的這個惡性腫瘤已到晚期,很難將之切除,全美每年多達數千人死於這種惡性腫瘤。”
布魯斯頓時有一種天塌下來的感覺。他很清楚醫生話中的意思,他存活的概率相當渺茫。麵對妻子琳達關愛的目光,他強作笑顏:“親愛的,醫生說吃點藥就沒事了!”在拖著沉重的雙腿走進書房後,布魯斯再也無法抑製內心的淒苦,忍不住淚流滿麵。正在這時,孿生女兒伊登和蒂比衝進了書房,用稚嫩的嗓音對他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再去郊外啊?”
看到孿生女兒,布魯斯趕緊擦幹臉上的淚痕,笑著說:“小家夥們,我們下周就去。”聽到他肯定的回答,伊登和蒂比頓時興奮無比:“爸爸,你真好!”孿生女兒歡呼雀躍的場景,讓起初沉浸在痛苦中的布魯斯心裏咯噔一響:“上帝啊,如果我死了,伊登和蒂比怎麼辦?雖然她們有媽媽,但沒有了爸爸。沒有爸爸的孩子,該是多麼可憐啊!”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布魯斯一邊進行治療一邊想:“日後我缺席了,沒有一位父親帶著她們散步,參加芭蕾表演會,對她們的男友怒目而視,領著她們走完通往聖壇的過道。這對於她們來說,該是多麼遺憾啊!不行,我不能讓這樣的遺憾發生在伊登和蒂比身上。”但如何才能不讓這樣的遺憾發生呢?在醫生的“死亡語言”麵前,布魯斯突然有些無力。他想到了給孿生女兒留下一封信,說出一個父親對女兒的心裏話,但他又覺得這遠遠不夠。
布魯斯反複思考著。突然,他的腦子裏靈光一閃:“如果我真的去世了,我是否可以找幾個朋友做伊登和蒂比的‘代理父親’,組成一個‘父親委員會’呢?讓他們代理我作為父親的職責。”布魯斯越想越為這個想法著迷。他認為,這個別出心裁的主意,一定會讓伊登和蒂比擁有完整的父愛。
布魯斯在有了挑選6名好友為女兒組建一個“父親委員會”的決定後,長舒了一口氣。他將這個決定告訴了正和自己一起抗擊癌魔的妻子琳達。最初,琳達表示反對,深愛布魯斯的她堅信,布魯斯一定會康複。但在布魯斯的一次勸說中,她沉默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