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的結果——衝突或者和諧(1 / 1)

2000多年前,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並創建了當時曆史上最強大的帝國。從當時的曆史條件來看,秦國雖然在商鞅變法之後實力大增,但其綜合實力還是遠遠不能與六國相比。在這種情況下,六國與秦國的關係可能出現兩種局麵:其一,六國采用“合縱”政策對抗秦國,也就是各國締結軍事盟約,共同抵禦秦國的侵略,秦國若對任何一個國家發動侵略,其他國家必須無條件出兵營救;其二,六國采用“連橫”政策與秦國妥協,就是各國都與秦國簽訂友好條約,保持雙邊和平關係。

當時七國之中,齊國實力可以與秦國相抗衡,故而成為六國軍事同盟的核心。這也就意味著,一旦齊國放棄“合縱”政策,六國的軍事同盟就將瓦解。秦王嬴政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因此秦國要消滅六國,首先就要對付齊國。

在這種情況下,秦國與齊國均有兩種戰略政策可以選擇,即“合縱”與“連橫”。第一,如果秦國默許齊國采用“合縱”政策,結果自然是秦國統一六國的夢想將被遏製,而齊國成為六國領袖,勢力將會擴張;第二,如果秦國采取“連橫”政策,齊國仍然采取“合縱”政策,結果自然是秦國與六國處於對峙狀態;第三,如果秦國沒有吞並六國的野心,默許六國“合縱”,齊國卻采用“連橫”政策與秦國示好,秦國自然也無法一統天下,齊國的勢力會得以擴張。而最終的結果是,為了明哲保身,齊國默許秦國的“連橫”政策並與秦國建立友好外交關係,結果最終被滅,而千古一帝秦始皇得以名揚千秋。

從這個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博弈中包含了競爭與合作兩種截然不同的策略。所謂競爭合作,就是指一個博弈中,並不僅僅存在競爭,同時還包含著潛在的合作因素;同樣,合作中也包含著潛在的競爭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博弈指的並不是合作各方具有合作的意向或態度,而是指在博弈中有一些對博弈各方都有一定約束力的協議或契約。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統一油價對抗西方石油公司便是合作博弈最典型的例子。1960年9月,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成員國的石油收入。歐佩克組織在這個時候應運而生。歐佩克現在已發展成為擁有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它統一協調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並以石油生產配額製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以及共同的利益,把國際石油價格穩定在公平合理的水平上。

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當一個人在事業上裹足不前的時候,首要的問題是尋找一個合理的策略,而這個合理的策略,勢必要建立在一個牢固的基點之上,這樣才能切實可行。如果在困境之中,有人與你因為同樣的原因無法抽身,那麼你就可以考慮和這個人一起合作以擺脫不利的處境,在合作的基礎上創造雙贏的局麵。

《紅樓夢》在描寫四大家族關係的時候,之所以評價其“一榮俱榮,一損皆損”,就是因為這四個家族相互之間不僅有血緣關係,而且也存在著利益合作,所以它們結成了一個牢固的聯盟。

如果兩個或者更多同時處在相同境遇中的人,也有這種親緣加利益的雙重關係,他們的合作就會更加容易,而且形成的合力也會更大。正所謂“二人同心,其力斷金”,而要做到共進,利益上的合作隻是表麵,除此之外,還需要一種親緣關係。顯然,這在現實生活中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代的“政治婚姻”,其目的就是為了在利益的基礎上,加上親緣關係的砝碼。

當然,這也並不是絕對的。當博弈進入利益時代,“動之以理,曉之以情”的和諧同盟也同樣可以存在。因為在博弈世界中,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歐佩克的存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但如果寄希望於這個同盟能夠長久存在是不現實的。利益的結合是脆弱的,經不起過多的考驗。因此,當你和同你遭遇相同困境的人因為利益的驅動而成為“盟友”時,你應該想到的是,有一天你們也會因為利益的關係而出現分歧,甚至決裂。

和諧中存在衝突,衝突中包含和諧,需要了解的是:在利益時代,一切和諧都可能演變為衝突,而一切衝突都可能轉化為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