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做刀口舔血的狼(1 / 1)

北極的因紐特人利用獨特的氣候條件,發明了一種獨特的捕狼方法。

方法其實很簡單,是在冰原上鑿一個坑,把一把尖刀的刀柄放進去並略作固定,往刀子上灑上一些鮮血,然後用冰雪把刀子埋好。不一會兒,寒冷的天氣就把這個小雪堆凍成了一個冰疙瘩,最後,他們再往冰堆上灑一點血,就大功告成功了,剩下要做的隻是到時候來收獲獵物。

在冰原上四處覓食的餓狼聞到血腥味後,就會來到這個冰疙瘩前,它以為這裏麵會有一隻受傷倒斃的小動物。狼於是開始用自己的舌頭舔冰堆上的血跡,並希望將冰堆舔開,以吃到埋在裏麵的食物。不多會兒,它就舔到了刀尖。但這時,它的舌頭因為舔了半天的冰塊,已經被凍得麻木了,沒有了痛覺,隻有嗅覺在告訴它:血腥味越來越濃,美味的食物已經馬上就要到口了。

於是,饑餓的狼繼續用舌頭在刀尖上舔來舔去,它自己的血越流越多,血腥味又刺激著它更加賣力地舔下去……最終,失血過多的狼倒在雪地裏,成為因紐特人的美食!

在這場狼與人的鬥雞博弈中,人用了一點點計謀就讓狼喪失了對風險的警惕,從而“乖乖”躺在了地上。這就提醒我們,在博弈的過程中,要時刻保持對風險的“痛覺”,莫做刀口舔血的狼。

有人說,生存本身就是一種風險。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裏,風險就像空氣般充斥在我們的周圍;街道、家裏、辦公場所,時時刻刻隱藏著許多我們無法預知的風險。每一場風險的應對都是我們與他人的一場鬥雞博弈,在這種博弈中,有人扮演著因紐特人,有人扮演著冰原上的狼。

譬如有一則廣告上說:你彙款10塊錢,就能得到賺1000塊錢的最佳方法。一位讀者按地址彙去了錢,他得到一封回信,信中隻有一句話:找100個像你這樣的傻瓜。

再如,一位民工模樣的人在街上攔住你,說他挖到了古物而無法出手,以低廉的價格賣給你,你一倒手就能賺多少,等等。你心中暗喜,以為發財的希望就在眼前。他既然能挖到古物,想必他的文物知識比你豐富多了,他無法高價出手,你就能嗎?

還有時,有人拿著花花綠綠的外幣在銀行門口等著你,說急需用錢,便宜些,同你換些人民幣,你都不知道那些錢是哪個國家的貨幣,他能換進來,就換不出去嗎?非得找你?

有人就出了關於如何買彩票中大獎的書,買彩票完全是賭運氣,作者要是發現了規律,還舍得教你?他買彩票拿大獎不比寫書容易?這種例子真是舉不勝舉。

為什麼在與這些“因紐特人”的博弈中,我們總會成為那隻愚蠢而可憐的狼?其實,他們的智商不見得有多高,手法沒有多先進,但他們都是人性弱點的專家和好演員,他們抓住了那種嚐到一點“甜頭”就喪失風險意識的人性弱點。

因此,在與這些“因紐特人”博弈時,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失去“痛覺”,被“血腥味”刺激得有進無退。要知道,“血腥味”最濃的時候,就是風險最大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