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麵子,不傷感情(1 / 1)

談判的時候,人們往往因為固守己見而在談判桌上發生摩擦,也有的是因為感情上過不去而導致的。其實有時候不是因為談判條件不能讓人接受,而是雙方的感情在作祟。即使有人迫於無奈而做出讓步,也會對此事繼續耿耿於懷。在談判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運用智慧,既保全自己的麵子,又可以不傷感情。這也是每個人在重複博弈中應該做到的。

人們有時候難以控製自己的感情,談判桌上那種爭鋒相對的情況下,讓自己理智地控製感情,有時候確實很難。在談判要破裂或者在對方占得優勢的時候,人們會更難以控製自己的情緒,使自己仿佛變成了刺蝟一樣,對對方充滿敵意。當然,談判中要緊緊咬住對方的弱點,讓對方沒有還手餘地是談判中的一個法則。但是,如果能夠好好地處理談判中的感情問題,保護自己的麵子也不傷害彼此的感情,相信可以得到更長久的合作,這也是每個人博弈智慧的表現。

趙明是某公司的業務經理,剛剛走入這一行的他是個年少衝動的青年。那時候人們都叫他“小趙”,因為沒有人覺得他在業務這一領域中能有什麼出息。原因很簡單,趙明是個很衝動的人,對方的幾句話就可以讓他拍案而起,更不要說是談業務、簽合同了。趙明也逐漸明白起來,在這個領域中,自己的衝動會讓自己永遠無出頭之日,甚至人際往來方麵也日漸淡薄。

在做了強烈的思想鬥爭後,趙明決定要讓自己改變。怎麼改變成為了趙明的首要難題。於是,趙明經常跟著前輩們去談業務,當時的他隻是聽著人家談,自己不插話。慢慢地他明白了前輩是如何談業務的。曾有一位談了十年業務的業務經理告訴趙明,談判桌上我們要懂得與對方博弈,而這博弈首要的是不傷感情,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隻要這個世界還有人,就不怕沒有業務可談,而這次談不成,還有下次。這次我們吃虧了,那麼下次找到對方的弱點讓對方也吃虧。如果隻因為幾句話或者個人情緒上的問題,就在談判桌上傷和氣,那不要說生意沒得做,朋友也沒得交了,到時候不要說麵子,連裏子都沒了,還要什麼麵子?

從那時候起,趙明明白了一個道理:談判桌上不僅要靠口才、靠知己知彼,也要靠自己對於情緒的控製;也許這次自己吃了虧,但不代表自己永遠會吃虧,能夠大度地表現風範,才可以永久地與其合作。即保全麵子,又不傷感情,可以說是—個人在談判桌上應該熟知,而且經常運用的博弈術。

在前輩的教導和自己的努力下,趙明最終成為了業績輝煌的業務經理,成為了自己一直向往的成功人士。趙明的成功,讓我們明白了在談判桌上保持冷靜,控製情緒的重要性。

羅源也是一位常常出現在談判桌上的人,他同樣在一家公司做業務經理,他擁有牢固的人際網與談判手段,可以說這和他本人在談判桌上能成功運用博弈術分不開。

一次,他與一個日本客人談業務。這個日本客人說起話來也是不管不顧的,一直在說自己的國家是如何強大,自己的公司又是如何富有。這本沒有什麼,炫耀是每個人都喜歡做的事情,但是對方的語氣中總是帶著一種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大有看不起中國人的意思,導致幾次談判冷場。而很多人都因為這個日本客人的出言不遜而氣憤,但礙於雙方當時在談一個重大的業務,沒有人說話。羅源這時候和沒事人一樣拿著一杯酒來到了日本客人麵前,先是客氣地向日本客人敬了一杯酒,然後慢慢地開口說:“既然貴公司這麼富有,相信對於此次合同上的報價一定是沒有意見的。既然這樣,我們就把合同簽一下吧。”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沒有人想到羅源竟然利用對方的炫耀和自以為是讓對方騎虎難下不得不簽合同,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做法等於是保全了雙方的麵子,也沒有傷到感情。

這件簡單的商業合作案在羅源博弈術的運用下圓滿地結束。而無論是趙明在前輩那裏所學到的,還是羅源在談判桌上所運用的,都是博弈術的運用。所以說,在談判桌上巧妙地運用博弈術,可以幫人們實現理想的談判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