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胡開友,2000年我因婚姻的變故,放棄了在上海的廣告業務來北京發展。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作家文濤,因為我本人也是搞純文學的“老文學愛好者”,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其後,出版過長篇小說,故與文濤在文學上有一定的共同語言。對我這個非專業的作家,文濤表現出了應有的尊重,對我在文學上的造詣也能相當地認同。故而,我們很快成了很親近的朋友。
對於我與他之間的友誼,我想我與他的理解肯定是不同的。至於我對朋友、友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理解,與讀者朋友們是否相同,說實話,我也不是很清楚。為什麼我要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呢?因為我認為,這是人生的基礎,是人生與成功學的基本問題。人生的幸與不幸,成功與否,都與對這些問題的理解有關。對我來說,它就是人生與成功的幾道測試題,一個人如何回答它,既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智商水平,為人處世的水平,也可以看出這個人的人品,以及人生的幸與不幸。
在本書的很多章節,讀者會找到許許多多答案,這裏就不討論這個問題了,因為作為“引文”,我主要是想告訴大家這本書的由來——這次商人、作家、成功學大師之間關於人生與成功學PK的由來。這都是因為我的原故,因為我認識了文濤,並成為了很親近的朋友。所以,我把他介紹給了自己的老朋友尚明元和曾加,很快他們三人也成了很好的朋友。商人、作家、成功學大師之間的PK也就展開了。
剛開始,尚明元與曾加是每月來一二次北京,辦一點事情。沒多久,尚明元在北京就有了自己的餐飲公司。曾加也在北京開設了自己的培訓機構。而我卻因為在北京打拚了2年沒有多少收獲,後又去美國投奔朋友無果,又改飛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意大利,東撞西撞曆時一年半。當我從澳洲飛回北京的時候,已是身無分文。我邊打工、邊做生意,積攢二十年的那些財產,在這先後不到四年的時間裏已弄得精光,此時連一個容身的場所都沒有。
你知道,父母兄弟姐妹會怎樣看我嗎?朋友會怎樣看我嗎?如果將我換作你,你能想像出自己,會是一個怎樣尷尬的處境?我自己家裏的事,我就不想多說了,因為人們隻關心你是否成功,並不關心你的生活是個什麼樣子,是否真的幸福。我不知道,你們各人會怎樣評價自己,我會告訴你,我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是如何認識成功的。因為,今天在別人的眼中,我已淪落為一個不成功的人,以前大概別人不會這樣看我,但今天就是這樣。
尚明元、曾加、文濤作為我的老朋友,作為千萬億萬身價的成功者,他們會怎樣幫助我,你能知道嗎?他們會用自己成功的經驗“教育”我、“幫助”我,並告訴我成功的秘笈。這些都是大多數人,聽不到學不到的經驗。即使是曾加,這個每次一周的培訓,要收學員一萬二千元學費和資料費的成功學大師。也不會將這些秘笈印發給他的學員,你也許認為,我在這裏是爆料富豪的秘聞,或是發泄對他們的不滿,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我的一生都離不開朋友,尤其是理想、事業、人生這三大主題,我非常珍惜朋友間的情誼。有這些朋友和沒有這些朋友,對我來說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我決不會抵毀朋友。因為正是由於有了許多朋友,我這個身無分文的落泊者,才可以住在北京王府井的天倫王朝大酒店,每天有車接送,享受著時代的繁榮昌盛和山珍海味的美食。不會因為一日三餐、衣食住行的需要,被迫去打工,進職場拚搏。因為,這對於我這已經過了45歲的男人來說,實在是太殘酷了。
我在回國的飛機上,就在開始思考:我回國後的事業,如何從頭開始;我的人生,應該是個什麼樣的;我需要朋友什麼的幫助……我作好了最壞的打算,但決沒有打算走過去的老路。
我原本想,萬事開頭難,但國內有許多朋友,找一個安身的地方,歇上一年半載,應該沒什麼問題。在我過去的經曆中,睡辦公室,在公寓裏搭地鋪,都是常有的事。況且,現在文濤在北京有別墅,尚明元有幾套公寓,找一個修養的地方,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對於我狀況他們都是非常清楚的。我從離開荷蘭開始,就一直在與他們聯係。
在悉尼上飛機前,我跟文濤、曾加都通了電話,再三強調了我的經濟狀況和回國吃苦創業的意圖。然而,我沒有想到的是,我剛下飛機,他們就將我接到了天倫王朝大酒店,還解釋說,本來曾加為我訂的是紫竹橋邊的香格裏拉大酒店新建的主樓。因為,文濤、尚明元他倆的律師事務所、餐飲管理公司都在朝陽區,我住朝陽區更方便一點,而且與其他一些老朋友會麵約談也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