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主流行為才是始作俑者 金融和經濟發展觀是危機的根源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尤其是90年代以來的全球化浪潮中,經濟和金融領域都出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思想、觀念和口號。所謂反映社會潮流,代表社會發展方向的經濟學著作或管理學書籍比比皆是。如在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上,其觀念無非有二:一是如何賺更多的錢,二是如何迫使員工發揮更高的效率(在這裏我們不用“榨取”這個詞)。兩條歸結為一條,便是如何賺錢,如何當行業老大,賺更多的錢,永遠賺錢。這種價值觀和發展觀是導致金融業沉淪的根本原因。這種價值觀出現以後,在全球化進程中得到了持續的強化和鞏固。
全球化源自各國的貿易開放、人員流動和文化交流,互聯網的誕生和發展又加速了全球化進程,金融業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可以說是涉水最早的。這裏不是說金融市場的互相開放,而是說資金隨著全球貿易往來的增加,加快了在各國之間的流動速度,金融業是最早感知並參與全球化浪潮的行業。作為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金融業,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由服務經濟到引領經濟,再到左右和企圖控製經濟,由於觀念出了問題,經營手段和金融工具、產品自然也就會出現問題。
金融業的沉淪主要反映在許多金融衍生產品、工具的設計以及運作程序上,比如CDO、各類理財產品、公開發行股票規則、股票交易規則、股票指數、基金管理辦法的設計和運作程序、公開的產品評級和機構評級等,不少都是以侵害公眾利益或大多數市場交易人利益為出發點的,其中的“不道德”案例層出不窮。
有一個知名度很高的案例發生在次貸危機期間:2008年7月24日,美國紐約州總檢察長安德魯(Andrew Mark Cuomo)起訴瑞士銀行,指控其在預見到證券市場危機後,仍把數十億美元的標售利率型證券評級為安全投資產品,引導客戶繼續持有,而數名高管上一年冬天就已從市場撤出全部個人投資,他們在證券市場爆發危機前3個月拋售了自己總價值2100萬美元的標售利率型證券。而全球證券市場大幅動蕩以來,大約5萬名瑞銀客戶的總值370億美元的標售利率型證券被套牢。
此案的犯罪行為在當代數以萬計的金融機構欺詐案例中,其實是很輕微的。搜集這類案例很簡單,隻要看看金融機構的產品發售說明,再順著線索往上,也就是向產品研發端追溯,就可以發現無窮的問題。在中國,如圍繞中國石油上市,承銷商、基金的行為以及發行定價等,都存在著不道德之嫌。2007年11月中國石油上市後在上證指數中權重的占比竟接近20%,這就為人為“調控”指數創造了條件。
除去高風險的金融衍生產品,就連最基本的個人按揭貸款的計息也普遍存在著欺詐行為。在亞洲的一個法製健全的國家,一家銀行的個人按揭計息通過複雜的計算公式,每年可以多收客戶一個月的利息。這些公式,普通客戶根本看不明白,這一案例還是一個專門研究IT技術金融應用的大學教授發現的。
金融和經濟發展觀涉及人類社會的發展目標,這個問題本來應該是明白無誤的,即應實現全社會的進步,使地球人都過上好日子,可是一旦具體到某一行業,就會變得非常模糊。結果是,最後被普遍認為的真理,其實是壟斷行業、壟斷階層的霸權理論。真理變得難以出現,是因為強勢的利益壟斷集團、利益壟斷階層壟斷了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