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通脹的推動者和分羹者 與生俱來的能力
商業銀行在通貨膨脹的形成和演變中有很強的推動欲望和推動能力,這一欲望和能力在市場經濟中是與生俱來的,完全出於本能。它對通脹的喜好與依賴就像吸食海洛因的病人,對通脹的推動力僅次於政府和中央銀行。有了通脹,商業銀行才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推動通脹是它的職能。如果沒有通脹,商業銀行的利潤就會大幅降低,很多商業銀行將會開不下去。商業銀行希望中央銀行投放的貨幣越多越好,希望國家建設的項目越大越多越好,政府的各項財政開支越大越好,居民與企業的存款、貸款越多越好。商業銀行還希望經由銀行的各路資金流動得越多,越頻繁越好;希望市場的各種交易,包括房地產、股票、債券、商品期貨和現貨的交易量及價格不斷攀升,這時候銀行獲得的利息和各種傭金就會不斷增加,銀行家的財富就會以高於通貨膨脹幾倍的速度增加。在通貨膨脹的經濟環境下,銀行家往往表現出極度的亢奮。
商業銀行推動通貨膨脹的秘訣是貨幣擴張。如果一位客戶將1萬元現金存入銀行,社會存款總量將會以數倍於1萬元初始存款的數量增長。決定社會存款總量增加多少的因素是中央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假定中央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10%,社會存款總量最終會增加10萬元,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15%,社會存款總量最終會增加約6.7萬元。為什麼會有這種結果?這是因為客戶存款的絕大部分(除去上繳中央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後的剩餘部分)被銀行放貸後變為公司貸款,貸款的這家公司不管什麼時候使用這筆錢,必須要把這筆貸款作為公司的存款存入公司在銀行的賬戶,這筆錢第二次變為銀行的存款,使銀行存款總量增加。隨後銀行又將這部分存款(仍然是除去上繳中央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後的剩餘部分)繼續貸給又一家需要資金的公司,這家公司仍然要把這筆貸款作為公司的存款存入公司在銀行的賬戶,這筆錢就又回到銀行,第三次變為存款,使銀行存款總量增加。繼續以上的循環,直到銀行上繳存款準備金後再無錢放貸款為止。這一貨幣擴張過程很奇特,簡直是神話般的,銀行家將這一現象稱之為貨幣創造。後來有研究者發現了其中的數學關係,這就是貨幣創造乘數公式,簡單地說就是社會總存款變化量=初始存款÷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比如最初存入銀行1萬元,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10%,社會存款總量最終會變成10000元÷0.10=100000元。在這10萬元中,隻有1萬元是實在的原始貨幣,餘下的9萬元都是銀行派生出來的貨幣。
但是我們不能把商業銀行貨幣擴張的本能歸罪於銀行家,這既不是銀行家的發明,也不是銀行家的錯,這是貨幣流動的天性,是銀行運用貨幣的自然結果。打個比方,貨幣是不可能無時無刻處於流動狀態的,它有被使用的時候,也有閑置的時候。貨幣在被使用的時候是工作,在未被使用的時候是休息。貨幣在未被使用的時候,不能無所事事待在戶外任憑日曬雨淋,也需要回家裏休息,而待在賬戶裏就是回到了家裏,回到家裏養精蓄銳是為了新的工作。一個借款人,尤其是公司借款人,從銀行借到的資金是不能立即換成鈔票搬走的,他必須由銀行將這筆錢劃轉到自己的賬戶,暫時存在銀行,以便在需要購買原材料時向貿易對手轉賬,或是到了向員工發放工資的日子再來銀行提取現金。銀行對貸款資金的這種安排,是貨幣流動的自然選擇,無論對借款公司還是銀行都是有益的,借款公司獲得了存款利息,銀行獲得了再次使用這筆資金也就是再次放款的機會,這是“互利”與“共贏”。即使這筆錢僅僅在公司賬戶停留24小時,銀行也能將其用於“隔夜拆借”[ “資金拆借”是金融機構之間為解決臨時頭寸短缺而發生的頭寸調劑行為,拆借期限最短為1天,最長為7天。最初的資金拆借市場僅限於銀行之間,被稱為“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後來發展到整個金融機構之間,被稱為“金融同業拆借市場”。“隔夜拆借”是同業拆借的一種,即今天借、明天還,時間不超過24小時。長期以來,以隔夜拆借利率為主的美國聯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簡稱LIBOR)、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 (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ed Rate,簡稱HIBOR)是最國際化的拆借利率,都是反映全球流動性鬆緊的先鋒指標,是金融經濟走勢的趨勢性指標和狀態信號。],這筆錢一旦拆借出去,就會有利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