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遊記
湖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 陳 晨
暑假期間,我和媽媽一起去了祖國南端的海南島。那無邊的大海、柔軟的細沙、濃濃的亞熱帶風光……都讓我流連忘返,如癡如醉。
雲是變化無常的,雲又是潔白純淨的,雲層上的那個世界被人們稱作天堂。
飛往海南的飛機升到了一萬米的高空。在陽光明媚的時候,雲薄薄的,似乎能看穿。在天氣陰沉的時候,雲厚厚的,像褥子。
透過窗戶往外看,雲像小精靈吃過的棉花糖,一個個的洞是小精靈咬過的地方;雲又像一張大跳床,小精靈在上麵蹦啊跳啊,真開心!
第二天,我們就來到了“天涯海角”。一到這裏,我立刻被大海吸引了。我馬上卷起褲腳、脫下涼鞋,迫不及待地奔向海邊。碧藍的海水像個調皮的娃娃,卷起了浪花漫上沙灘,一會兒就把我的褲子打濕了。浪一波一波地卷上沙灘,輕輕撫摸著我的腿,我突然覺得自己與大海融為一體,分不開了。
我緩緩走向沙灘,定睛一看,一個白色的東西被衝上沙灘,我奔過去一看,是一隻水母。我拿起它拋向大海:“去找你的夥伴吧!再見!”浪花像認得我似的,變得輕柔起來,撓著我的腳丫,還卷來一隻小螃蟹呢!
我久久眺望著寬闊的大海,豁然開朗……
在海南的第三天,我們來到了“萬綠園”。一進大門,到處都是綠色,到處都是一些叫不出名的植物。跟著導遊,我們來到可可樹的麵前,導遊告訴我們,可可果是做咖啡的最佳材料,用可可做出來的咖啡香濃可口,人人喜愛。往前走,我們來到一片看似農田的土地上,往裏一瞧,一束束長著大片葉子的植物中間簇擁著一個個小小的“鳳梨”,有趣極了。還有胡瓜樹又叫炸彈樹,馬拉巴粟又叫發財樹,這些植物看得我眼花繚亂。
在回旅館的路上,我自言自語:“沒想到海南島的植物如此的多,如此的美!”
那是我在海南島的最後一天,也是我最快樂的一天。我來到了魂牽夢縈的“東方夏威夷”——亞龍灣。
一進公園大門,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海邊。自從上次看了海,我就被大海深深地吸引住了。跑到海邊低下頭,猛然發現海沙是那麼的細,捧起一把抓在手裏,感覺軟綿綿的,而沙子就在我的手縫裏漏了出去。彎下腰摸摸沙地,感覺像是在摸小兔那柔軟的皮毛;站起來,跳一跳,覺得腳下踩的是棉花。看著大海和海沙的搭配,突然覺得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審美專家。
我輕輕躺下,頭枕著手,望著藍天,回味著海南之旅的快樂時光……
(指導老師:潘田英)
這篇遊記以四個小標題為中心,分別寫出了海南的雲、海、植物、沙四種自然景觀。作者刻畫景物的語言非常有表現力,“雲像小精靈吃過的棉花糖”,浪花“撓著我的腳丫”,“摸摸沙地,感覺像是在摸小兔那柔軟的皮毛”,這樣優美的比喻在文章中隨處可見。全文中心明確、層次分明、語言優美生動,能夠作為一篇優秀的範文。
登閱江樓記
江蘇 孫立波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終於登上了著名的閱江樓。
閱江樓位於南京獅子山主峰。整個獅子山景點呈“L”形分布,主翼麵北、側翼麵西、高低起伏、跌宕多變。而整個獅子山景點環於江河之中,再現了當年“淩煙霞而侵漢表”、“彤扉開而彩盈”的勝景。
在七十米的獅子山巔,五十米高的閱江樓巍然屹立,三麵有明城牆、護城河環繞,形成“水包城、城包山、山托樓”之勢。
我們一來到閱江樓前立刻就為它的雄姿折服,雕梁畫棟,簷牙淩空,在豔麗秋陽的映照下,金光閃閃。每個房角上都有一個銅鈴,在秋風中發出“叮叮叮”悅耳的聲音。
我來到第一層,大廳正中有一尊皇帝的寶座,後麵還有一片金燦燦的壁畫,十分美麗。來到第二層,則看到一幅有四層樓那麼高的巨型景德鎮瓷磚壁畫,上麵畫著我國古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的過程,把這幅畫放在這裏是因為鄭和下西洋就是從閱江樓旁的長江起航的。
我們來到最頂層,看到有一組石獅台,這些椅子和桌子上共刻有一百隻形態各異的獅子,被稱為“鎮山之寶”,價值連城。往上看有一條用一整塊香樟木雕刻的盤子,好像在看守著底下的“鎮山之寶”。
我來到外麵走廊,向遠處眺望,隻見長江上一條條漁船“出沒風波裏”,若隱若現,浩浩蕩蕩的江水奔騰不息地向東流去……正如台灣陳立夫先生所書“蛟龍東去欲探海,崇樓北望可閱江”。
在大江風光帶與明城牆風光的接合處,閱江樓景區的建成,不僅為古城金陵增添了一處標誌性建築,還為弘揚傳統文化續寫出了一段佳話。
本文對獅子山的位置及分布開篇便作了交代,然後引用兩句古文“淩煙霞而侵漢表”、“彤扉開而彩盈”,可見作者深厚的作文功底。
全文根據作者的遊蹤,非常細致地描繪了所見之景、所睹之物,行文自然、順暢,結構嚴謹。結尾的概括進一步升華了閱江樓的文化意義。
古運河畔的“玉帶”
江蘇 顧 瑤
早就聽說蘇州市東南角有一座曆史悠久的寶帶橋,今天我終於親眼目睹了它的風姿。
寶帶橋靜靜地橫臥在古運河邊。據說,在唐代時有一位蘇州刺史為了適應漕運事業的發展而立誌造橋,但苦於沒經費。這位一心為百姓著想的父母官毅然把束在身上的寶帶捐出變賣,作為造橋費用。人們為了紀念他的這一感人義舉,把此橋命名為“寶帶橋”。
寶帶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當數這座橋有許多橋孔,我細細一數,天啊,原來它有53個橋孔啊!聽說它是我國最長的一座多孔石橋了,我不禁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慧才幹。寶帶橋兩邊的橋孔比較小,到第十三個橋孔時,橋麵隆起,下麵有三個大孔,這樣的設計不僅增加了橋的美感,還便於大船的通行,真是一舉兩得。遠看,古橋宛如漂浮在綠色原野上的玉帶,把煙波浩渺的水鄉點綴得更加嫵媚動人。
古老的寶帶橋曆經千百年的滄桑,飽受風雨的侵襲,已顯得疲憊了。漫步在平坦寬闊的橋麵上,我看到石塊與石塊間長滿了萋萋芳草,但這卻絲毫掩蓋不住它的氣魄。
南來北往的船隻在它的身邊緩緩駛過,而它依舊那麼安詳。它身上的金山石如此堅固,每一塊都曾經承受過無數雙腳的踩踏。
寶帶橋的南北兩端原來各有一對威嚴的石獅,而現在北端的一隻已沉入河底,隻有剩下的三隻還日夜看護著古橋,它們那威嚴的姿態,讓人肅然起敬。多少年來,它們始終用那深沉的眸子注視著周圍的一切。
寶帶橋,這一座古代建築的傑出藝術品,與不遠處現代化風格濃烈的大橋交相輝映,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充分體現了千年古城和充滿勃勃生機的新天堂的最佳結合。
作者用一個典故交代了“寶帶橋”的由來,接著詳細描寫了橋孔、石獅。作者由衷地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慧才幹,全文情景交融、情融入景、景中帶情,將寶帶橋的雄偉氣魄描寫得入木三分。同時作者著力表現了寶帶橋走過的滄桑歲月,抒發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遊武夷山
福建 陳 芬
陽春三月,微風拂麵,山花爛漫。爸爸帶我去“奇秀甲東南”的風景區武夷山遊玩。我們坐竹筏從星村啟程,沿九曲溪順流而下,兩岸山峰羅列,岩石千奇百怪,有的像雄鷹展翅,有的像仙人下棋,有的像雄獅長嘯……九曲溪在峰巒中盤繞,折為九曲蜿蜒逶迤;溪水清澈見底,時而碧波蕩漾、水平如鏡,時而水流湍急、急浪飛濺。竹筏順流直下,我們隨之山回水轉。
竹筏泛遊至二曲溪南,忽然,仿佛迎麵有一位襟飄帶舞的仙女從天而降。我驚歎不已,定睛一看,哦!原來是一座非常像仙女的巨大岩石高聳在我麵前。導遊阿姨告訴我,這是武夷山著名的玉女峰。我下了竹筏,走過河灘,來到了玉女峰腳下,抬頭仰望。玉女峰亭亭玉立,高聳入雲,岸石光潔滑潤,其形狀宛如亭亭玉立的仙女。那峰頂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把“玉女”飄柔烏黑的頭發裝扮得更加美麗動人。玉女峰的右邊有一塊光滑照人的巨大圓石叫“鏡台”,是玉女梳妝的地方;玉女峰腳下是“浴香潭”,傳說是玉女洗澡的地方。“玉女”站立在九曲溪旁,碧玉般的潭水倒映著“玉女”的倩影,山光水色,美不勝收。
遊人們在“玉女”腳下、碧水溪旁歡歌笑語。我們站在“玉女”身旁,攝影師給我們和“玉女”留下一張張合影。
細細的春雨,伴隨著微微的春風飄落下來,武夷山的玉女峰仿佛掩映在雲霧之中,真是飄飄欲仙了。
美麗的玉女峰啊,多麼令人神往!
陳芬同學這篇遊記寫得非常好。武夷山的自然美景無數,作者重點描寫了“玉女峰”,避免了遊記中“流水賬”的通病。
開篇連用三個比喻表現岩山的“千奇百怪”。接著將玉女的神姿表現得秀麗而又有意趣,並引用神話傳說使習作蒙上一層繚繞朦朧的氣氛。最後與玉女合影,情景合一,令人難忘。
崇武之旅
福建省泉州師範附小 王婧斐
惠安,素有“石雕王國”的美稱。
今天,我跟晨韻鋼琴教研室的小夥伴和老師一塊兒去惠安崇武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