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職業規劃,女性長遠發展的第一步(1 / 1)

隨著社會的進步,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職業機會,給我們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困惑與迷茫,人們對自身的發展也有了超乎以往的思索。於是,職業規劃,也就成為了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提到和關注的一個詞。

相對男性而言,女性更是需要進行職業規劃的重點人群,因為她們承擔著生育責任,並且需要更多地照顧家庭和孩子。不僅如此,女性還比男性要提前五年退休。以上這些因素,是每個女性都要麵臨的問題,同時它們也成了女性職場發展的“軟肋”。

調查顯示,職業生涯規劃和辦公室人際關係成為員工最大的壓力源。

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之前,需要注意些什麼呢?成功心理學認為,在外部條件給定的前提下,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能否準確識別並全力發揮自身的天生優勢。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必須要在正確認識自身條件的基礎上進行。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的天賦所在。這時可以依靠一些專業的測評機構所提供的服務,來更深入地了解自己。除了對自身的認知,還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就是社會機遇的激發。所以,在作好職業規劃的情況下,你還要主動尋找機會,認識和發揮自己的長處。

與二十年前相比,現在的工作崗位流動性非常大,所以跳槽也成了職業規劃的一部分。理性的跳槽者具有明確的個人定位或是在適度調整自己的職業方向,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心理適應能力;而非理性的跳槽者則是缺乏職業規劃,沒有真正考慮到自己的情況以及需要,在失敗中跳槽,又導致在跳槽中失敗,這一係列打擊可能會導致內心的矛盾與衝突,反而對事業喪失了信心。作為一個職業人,需要明白的是,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即刻得到回報,一些頻繁跳槽者往往就是不能容忍工作回報的延遲,結果既浪費了之前的努力,又斷送了日後的發展。

影響職業規劃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可以預測,有些變化則難以預測。要使職業規劃行之有效,就必須不斷地對規劃進行理性評估和修正,以適應環境的改變。然而也不要因為外界因素的變化,就輕易否定自己的規劃。例如,麵對金融危機,一方麵要認清大形勢對自身發展帶來的衝擊,另一方麵還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職業競爭力,而不是馬上改行進行逃避。

了解了以上注意事項,就來看一看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是什麼樣吧。

職業規劃的第一步,也是人生事業發展的起點,這時要做的就是選擇職業。在充分進行自我分析與內外環境分析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入行之後,你需要建立自己良好的職業形象,同時要堅持學習,一邊學習專業知識,一邊學會處理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你會漸漸地轉變成為一個成熟的職業人。

人這一生中,工作所需的知識,90%是工作後學習到的。

人到了三十多歲時,對自己、對環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這時你需要考慮兩種情況:第一,是要在同一發展方向上進行提升,在現有的專業領域中,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第二,轉換專業,改變發展跑道。此時,如果你有意換專業或跳槽,不妨在紙上列出留守與變化的利弊分析,使自己在作決定時能有更清晰的參照和思考。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任務是調整職業、修訂目標。經過理智而客觀的分析,重新確定了職業的方向,你就要義無反顧地向前走。

步入中年,也就進入了人生的收獲季節,正是事業上經驗與能力充分展現的時期。不過也要當心,在這個變革的時代,科技高速發展,已經在職場中被同事稱為“阿姨”的你,可能會遇到知識更新的問題。如果你不及時充電,緊跟當下的知識及科技潮流,恐怕將難以滿足工作的需要,甚至會影響到今後事業的發展。

晚年生涯規劃,也是職場規劃的最後一個階段了,一般在退休前五年作好準備。這時是人生的轉折期,無論是在事業上繼續發展還是準備退休。此時你需要考慮幾個問題:一是確定退休後,你準備做些什麼事情,然後根據目標製定方案。二是學習退休後可能用到的工作技能,最好在退休前三年就開始著手學習。三是尋找工作機會。如果你打算退休後頤養天年,也要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因為勞碌了大半輩子,突然空閑下來,心裏多少會有些落差,可提前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使退休後的日子也能過得充實而幸福。

不要以為職業生涯規劃也存在“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的情況,隻要你有心,規劃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梅瑞因婚姻變故,在三十多歲時才給自己作出了職業規劃,並且忍耐住了三四年的低回報期,使得原本並無太多競爭資本的她成為了行業中的佼佼者。

這就是職業規劃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