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剩女的生活:享受單身,等待緣分(1)(2 / 3)

第一,她們自恃年輕,抱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心態,“今朝有酒今朝醉”,以吃光花光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

第二,她們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獨生子女。她們的成長階段正好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家庭經濟環境相對較好,在消費方麵所受的約束較少。她們進入職場,帶有她們特有的痕跡,那就是突出自我,以自我為中心,趕時髦,注重消費。

第三,由於她們缺乏投資理財的教育和訓練,並沒有掌握必要的技巧,因此,容易被一些膚淺狂躁的流行語誤導,隨波逐流。

剩女如果自恃是單身,就爭做“月光族”,那可就錯了。剩女要為自己留有餘地,尤其是金錢方麵。畢竟,月光族並不是無財可理,她們個個收入不菲,卻仍舊兩手空空。隻要她們懂得如何巧妙地花錢,理財就不是一件難事。對於那些收入比較高卻喜歡過度消費的單身“月光族”,最好將錢存入銀行。可采取零存整取的方法,逐漸積累起一筆能夠靈活運用的錢財,並把它作為投資理財的基礎。要盡可能地利用這段無牽無掛的大好時光,多學習理財知識,在考慮風險和收益的前提下,看看自己最適合、最擅長哪種投資方式,以便確立今後的投資方向。在學習的同時,也要積極嚐試各種投資手法,投入不宜求大,回報不宜求快,目的在於嚐試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技巧。

都說女性善持家,女性已由過去每天關心和麵對的可能是家庭中“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事,轉為不斷追求健康、快樂、美麗、富有的生活方式。讓自己變成優雅的小富婆才能從容地享受單身,等待緣分。

3.正確的價值觀是幸福的基礎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頭,這是愚昧的年頭;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希望的春天,這是失望的冬天;人們麵前精彩紛呈,人們麵前一無所有。

一個人生活不僅是外在的,也是內在的。正確的價值觀是幸福的基礎。無論對價值觀的認識是清醒的還是糊塗的,一個人外在的行為都取決於他內在的價值觀。因此,人們對自己內在的價值觀越清楚,外在的行為就會越明確。

人們都在追求幸福婚姻,但隨著離婚率的不斷上升,婚姻似乎成了一件很靠不住的事,太多的人在圍城內外困惑與痛苦,更有甚者把婚姻比做愛情的墳墓。我們的婚姻什麼時候變得如此脆弱了?

在這個婚姻自主的時代,許多人結婚早已由父母包辦變成了自由戀愛的結果。每一對步入婚姻的情侶都懷著百年好合的美麗期許,然而為什麼理想與現實之間竟然有如此巨大的落差?

我們生活的時代在迅速變革,從封建社會到現在,100多年裏的滄桑變化,尤其在近30年來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我們確信,在我國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沒有任何一個時代有如今這樣變化得天翻地覆、觸及靈魂。

當然,這種變化並非一夜之間造就的,逐步變革導致了我們的改革很不均衡。各種思潮、各種觀念糾纏在一起,相互碰撞結合之後,沿海與內地、城市與鄉村、階層與階層、家庭與家庭、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觀念差距。我們每天被新生事物衝擊著,被各種思潮影響著,我們出現了任何時代都不曾遇到的混亂、迷茫,就連曾被我們視為心靈港灣的地方也讓我們懷疑是否靠得住。

通常情況下,人與人之間隻要維持在一個“安全距離”範圍內就能友好地交往。情侶或是夫妻之間關係非常密切,是兩個靈魂的坦誠麵對,無法存在“安全距離”,一切觀念上的差異都不可避免地相互碰撞。作為毫無血緣關係的兩個獨立個體,夫妻之間的信任其實是很脆弱的。如果要維持這種脆弱的信任,隻能坦誠相對,遮遮掩掩隻會導致猜疑,適得其反。

如今的時代與過去的舊時代不同,現代社會倡導男女平等。越來越多個性鮮明的人獲得了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那些“三從四德”、“以夫為天”的封建倫理早已被打破,女人再也不是男人的附屬品。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生活上,女人都擁有了與男人相匹敵的地位。男人無法要求女人在價值觀問題上無條件地服從自己。

正因如此,兩個親密愛人之間的價值觀一致或接近就顯得尤為重要。當你無法要求對方服從自己時,對方是否與你接近就成為了一項重要條件。事實上,除了性生活的生理原因外,夫妻之間一切的不和諧都是由觀念衝突引起的。由於雙方的價值觀不同,導致兩人在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上產生分歧,進而發生爭執。無論是婆媳矛盾、金錢觀念還是消費觀念,無不是如此。

別林斯基說:“愛情是兩個相近的靈魂在無限感覺中的和諧交融,是在生活及忠實、善良、美麗事物方麵的和諧與默契。”兩個價值觀相左的人走到一起,卻抱著改變對方的希望磨合,其實是一件相當愚蠢的事情,它會讓你耗盡精力而毫無用處。重塑他人的價值體係是一件非常浩大而艱巨的工程。不要說我們這些尋常人,就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心理學家和思想家也不敢保證可以重塑任何一個人的價值觀。兩個人走到一起,價值觀差異越大,矛盾就越多。當矛盾積累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超過任何一方的承受底線時,婚姻就會發生嚴重的危機,甚至會崩潰。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實中有那麼多人感情失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