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曾經為了忘記一個傷透心的男人而養了一隻狗狗,後來發現養貓咪更適合自己,於是就收留了一隻自己上門來的可愛小貓。與男人相比,它們可是聽話得多,狗狗會衝著她搖頭擺尾,貓咪在她工作的時候,就乖乖地睡在她的膝頭,喉嚨裏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表示它是多麼的愜意。自從養了寵物之後,麗的口頭禪就從“我以前的男朋友”變成了“我們家安娜和卡尼(她狗狗和貓咪的名字)”,談起寵物來比談男人還來勁兒。
女人養寵物,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寵物可以幫她牽紅線。小仙在公園遇上了一個遛狗的男人,對他一見傾心,卻不知如何與其搭訕。她注意他遛的是公狗,於是養了條母狗。從那以後,她瞅準了時間也去同一地點遛狗。趁狗們談戀愛的當兒,兩人也搭上了線。一段有預謀的愛情就這樣發生了。
寵物可以表她的愛心。小A自從養了羅賓(貓名)後,養兒育女的母性便在她的身上膨脹開來,而且自己還成了素食主義者。一上飯桌,便明確表態不吃小動物。盡管大家都明白豬牛不屬小動物,但是都不忍掃她母性光輝的興,幫她點上一盤青菜,讓她一臉滿足地享受著。她雖然不吃肉,但是眼睛卻一直盯著肉碟,好不容易等到買完單,她便會不好意思地提出來,想把那些排骨打包回去給羅賓吃。
寵物可以排解寂寞。如果這個女人隻是一般的寂寞,就會養一隻“貓兒狗女”,它是孩子,她是媽咪,她爹她娘也成了狗公公貓婆婆。如果她很寂寞,她會養一隻貓朋狗友,它是寶貝,她是親愛的。
寵物可以消怨氣。這年頭,想挑個方方麵麵都如意的男朋友太難了。不如帶著挑男友的心態去寵物市場,挑個喜歡的寵物領回家,比起把一個好男人領回家容易多了。家裏有了這隻寵物,女人想傾訴什麼都可以。
愛情是件奢侈品——男人要它,大多是為了掛在牆上,點綴生活而已;女人要它,則是為了抱在懷裏、藏在心裏,生生世世不離不棄。當女人還沒有遇到能抱在懷裏、藏在心裏的男人時,養隻喜愛的寵物是個不錯的選擇。
6.給自己一個快樂旅行
一個有思想的時尚女人,不會因愛情的一時失意而停駐不前。她會讓自己享受美好,快樂地生活。
今年24歲的孟欣最近愁眉不展,朋友問其緣由,她苦著臉回答:“失戀。”繼而又感歎:“沒想到,在‘奔三’的路上,我竟然成了一隻‘敗犬’。”
如今也不知是“剩女”、“敗犬”這類詞彙出現得太多還是怎樣,女人一過20就自稱“奔三”,一過25就自稱“剩女”,一失戀就自稱“敗犬”,卻好似把更年長的單身女人逼到了絕境。
年近30的林娜兩年前經曆了失戀。想到當初畢業時,男朋友出國,她留校工作,兩人說好不分手。在親戚朋友不看好的情況下,兩人鴻雁傳書了六年,這幾乎成了朋友圈中的傳奇。然而在現實麵前,傳奇最終還是變成了傳說——為了那一張綠卡,也或許是因為愛情,男友牽著一位金發碧眼的姑娘走進教堂結了婚,從此再無音訊。10年的愛情長跑就這麼戛然而止。林娜一度悲憤、傷心、絕望。然而,抹幹眼淚的她痛定思痛,覺得悲觀沒有任何意義,一個人的日子也得過。為了緩解傷痛,她加入了“驢友團”,成了一個“背包客”。利用假期走遍天南海北,飽覽秀麗風光;把原來用於跟前男友視頻聊天發郵件的時間用在練書法上,書法水平突飛猛進;鑽進廚房,拿起從前嗤之以鼻的菜譜書鑽研廚藝,如今一到周末家裏就圍了一群好友品嚐她親自下廚做的美食……就這樣,沒過多久,林娜就走出了失戀的陰霾。
就在去玉龍雪山的旅途中,林娜結識了她現在的愛人。在旅店前台,她幫“驢友團”的旅友填登記卡,一手好字讓他當時就震驚了,立馬對她刮目相看。從麗江歸來,兩人就成了朋友。林娜偶爾會幫獨在異鄉的他做幾個好菜、整理一些東西,而他則會帶她去看書法展、幫她修電腦。後來,他們順理成章地戀愛、結婚了。
一個有思想的時尚女人,不會因愛情的一時失意而停駐不前。她會讓自己享受美好,快樂地生活。自己製訂個旅行計劃,給自己一個快樂旅行,一路行走,隨心所欲,不受羈絆。在這段旅行的時間裏,結識新朋友,閱讀自己,整理思緒,甚至可以偶爾縱情。
也許愛就像旅行,跋涉過後才能遇到美麗的風景,而且,走到中途放棄未免太可惜。隻有懂愛的女人才能永遠都是性感時尚的。懂愛,才懂真善美。
7.跟“狐朋狗友”歡聚一堂
隻要你願意,你便可以體驗單身的滋味,但並不是所有的單身者都擁有快樂,但快樂的單身者必定是那些態度分明、頭腦清醒的人。
瀟灑、自得、無拘無束是某些女人選擇單身的心理狀況,然而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思維方式已束縛了人們的頭腦,男人過了三十都會讓家裏人著急,更別說女人了。傳統思想中的女主內、男主外的分工方式,早已深深紮根於人們的腦海中,特別是經濟落後地區,“早成家,早立業,早生子,早享福”已成為一個堅不可摧的公式和生活理念,否則就會被千夫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