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獨居意味著事事都必須親自打理,無所依賴,因此獨居女人還要有足夠的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各種平時不屑一顧的雕蟲小技,在獨居時都能一展所長。因為一旦下水道堵塞、燈泡壞掉、蟑螂出現,都不可能有人來看你的臉色、聽你的尖叫。這一切全要靠自己搞定。
比起那些24小時都過群居生活的人,獨居女人身上更多地散發出一種自愛自憐的芬芳。這種自愛自憐並不完全是內向幽閉式的。事實上,無論是生活實務操作還是精神人格層麵,獨居者都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優勢。獨居生活優美與艱辛並存,單純與繁瑣同在。
獨居不是大眾路線,但它始終優雅地存在著,在城市大大小小、或明亮或灰暗的角落裏。單身隻是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應該有一個獨居之處,但是不要24小時都獨居,獨居隻是她們的一段旅程,一段孤單、滄桑、美麗的旅程。單身女人要有自己的小圈子,要偶爾參加一些集體聚會,這樣才能有機會認識更多的人。
15.就這樣一直剩到底
與其匆匆忙忙地找個人嫁了,又為社會製造一對怨偶,不如就這樣剩到底。畢竟,孤單的時候不一定寂寞,一個人的生活也許更精彩。
有調查顯示,日本的單身女人要寵物不要男友。在日本,單身女性喂養寵物蔚然成風,與寵物的親密無間降低了她們的交友願望,要寵物不要男友成為日本單身女性的新趨向。
無論什麼時候,剩女都是存在的。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可謂把剩女做到了極致,她一直到78歲才把自己嫁掉。有人說,剩女難嫁。其實,與其說剩女難嫁,不如說是單身女人不想嫁,不願隨便嫁。
社會變得越來越寬容,獨來獨往的女人也可以有如鮮花般開放的生活。一些單身女人不禁呐喊:“這個城市規定過出來混必須要兩個人一起嗎?我一個人過又有什麼不好的?”其實,獨來獨往的生活,也並不像別人想象的那樣淒涼。
紫芩是開婚紗店的,可是她自己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不婚族。問她為什麼不想結婚,她的說法竟然是:“想不開的人才選擇結婚。”
紫芩原本想代理一種意大利的婚紗名牌,可是卻發現城市裏有越來越多的單身女人有了和她相同的想法,於是她不敢進貨了。麵對越來越差的生意,紫芩不禁歎口氣說:“現在我剩下一種選擇就是改行了。”
如果是在從前,那些單身成年女性如果還是未嫁之身,恐怕就隻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離開故鄉躲到沒有人認識的異鄉隱藏身世地孤獨終老,另一種是匆匆忙忙地找個人嫁了。
我們身邊有不少叱吒職場卻始終單身的女人,她們通常都具有高學曆和專業能力。她們中的一些人想法奇特,很早就決定做不婚一族。不過,她們不會因此而拒絕戀愛,她們依然享受戀愛帶給她們的激情,但是她們拒絕踏入婚姻。
她們中也有人對婚姻還存有夢想,也喜歡有自己的孩子,隻是尚未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隻是她們依然堅持自己的標準,小心地選擇結婚對象,她們寧願不嫁也不要錯嫁。
隻能說,傳統中的婚姻製度是男權社會下的產物,這對女人並不公平,許多女人也都是在這樣的製度下犧牲了自己一生的幸福。所以年輕成熟而自立的女人們寧可自己賺錢養活自己,自己規劃屬於自己的人生,工作累了就出去旅行,等老了就到鄉下買一塊地蓋房子,和姐妹們住在一起互相照顧,也不願要那份“湊合”的脆弱婚姻。
其實選擇單身是一種更灑脫的生活方式,而選擇婚姻是一種更豐富的生活方式。學會愛與寬容使人生更加完整而美麗。
就算這樣剩到底也沒有什麼不好。奉勸那些想要急於結束單身生活的剩女們,不如放慢尋找另一半的腳步,以免作出錯誤的選擇。不過,前提是她們要把自己變成可愛的女人,豐富自己的生活情趣。這樣才會激發男性嗬護、愛慕她的欲望。否則她在男人眼裏隻是工作上的夥伴,別人隻能拿欣賞的眼光看待她,而不是愛慕的眼光。如此,緣分終究還是不會到來。
16.尋找比約會更有意思的事
女人並不隻是為愛而生的,單身意味著你擁有整片森林,擁有更多的機會,也意味著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