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師傅,不好啦,何足道到少林來論劍了。”
小和尚張三豐急急忙忙跑進來對覺遠說道。
“何足道?那個昆侖三聖,他來少林幹嘛?”
何足道?徐乾聽的耳熟,這不是那位昆侖派的創始人嗎?
徐乾對於何足道也是欽佩的。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人物,外號昆?侖三聖,以琴、棋、劍三聖著名,後開創?昆侖派。
金庸小說中不乏多才多藝而又有魅力的中?年男子,如黃藥師、楊逍都是,楊逍更是?白衣飄飄、身長玉立的美男子。然而這兩?人都冷傲而邪氣,不及“昆侖三聖何足道”?的清純不染。
何足道早期在西域闖出了名頭。當地的朋友說?何足道在琴、棋、劍三方麵均有他人無法?與其比肩的絕藝在身,可以說得上是琴聖?、棋聖、劍聖;又因何足道常年住於西域?的昆侖山中,是以給了何足道一個外號叫?作“昆侖三聖”。
但何足道想這個“聖”字,?豈是自己輕易稱得的?雖然別人給何足道?臉上貼金,也不能自居不疑;因此何足道?改了自己原來的名字,新名字就叫作‘足道?’。聯起來便是“昆侖三聖何足道”,即使給?人家聽到了也不會說何足道狂妄自大。
“慧安,稍安勿躁,何足道在少林翻不了浪的?”赤腳和尚道。
徐乾這才知道張三豐的法號叫慧安。
“小和尚我們又見麵了。”
“咦?施主是你。”張三豐顯然也認得徐乾。
現在得張三豐應該得到九陽神功的基礎了,將來憑借這立了武當派的根基,而郭襄也憑借自己得到的部分九陽功創立了峨眉派。
等等,郭襄,何足道不會是來少林尋找郭襄的吧,可是這時候郭襄應該還沒出生。
不過,徐乾也不敢確定,這畢竟是變異的神雕世界,發生什麼可能都不奇怪。
原著中何足道對郭襄一見鍾情。
何足道多才自負,曲高和?寡,故而寂寞,有知己難尋之歎。郭襄與?他初見,他便是獨自撫琴,空山之中,惟?有招來百鳥相伴,空有絕高棋藝,隻能劃?地為局,自己跟自己對弈。
然而,他卻不?像楊逍、黃藥師那麼高不可攀,他在外號“?昆侖三聖”之下,自名“何足道”,那不隻謙?虛,更有滿懷落索、自歎徒負才華之意了?。
看這多才多藝的中年漢子自憐自歎,一如?深閨嬌女自憐“如花美眷。
後來他見到郭襄便淪陷了,郭?襄觀棋脫口指點、論他琴意言詞中肯,何?足道即時引為知音,喜不自勝,其實郭襄?不過十六七歲,見識不見得高深,撫琴一?曲,意雖雲雅,琴藝想亦平平,這西域癡?人未免寂寞過甚,因而大驚小怪了。
不過,郭襄氣質清逸,胸襟爽朗,與何足?道氣味相投,則是事實。於是他一見難忘?,竟為她譜新曲,四處尋找她一聽,幸好?找著,不然他更耿耿於懷,返回昆侖之後?更加書空咄咄了。
徐乾又想道了另外一個可能,他是為了那個承諾。
何足道頗有書呆子味道,也有令人尊敬的?情操和道義感。偷走少林寺《九陽真經》?的尹克西,臨死前良心發現曾告訴何足道?轉達少林派覺遠襌師“經在猴中”。但因方?言口音講不清楚,何足道聽成“經在油中”?而轉達錯誤。他遠自西域來嵩山少林寺,?不過是受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所托。來傳一?句十分莫名其妙的話,那便是什麼“經在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