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武三思大敗回京 薛蚪走馬取紅泥(2 / 2)

再言先鋒薛興領了一萬人馬,先候元帥。隻聽炮響,薛興遠相接說:“元帥,末將在此候接元帥。”薛剛吩咐圍住關前,說:“那位兄弟去討戰?”

閃過薛蚪上前說:“叔父,侄兒同父親願去取關。”薛剛說:“侄兒須要小心。”“得令!”來到關前。“呔!報知主將得知,大兵到了。早早出關受死。”探子報進:“啟將軍,薛將在外討戰。”莫天佑聽了,吩咐備馬抬槍,頂盔貫甲,上馬提槍,來到關上。吩咐發炮開關。一聲炮響,關門大開,放下吊橋,直奔上前。把槍一起,照薛蚪麵上刺來,叫聲:“反賊看槍!”薛蚪叫聲:“來得好!”把槍一架。莫天佑在馬上二三晃:“嗄唷!好利害。”

勉強戰了七、八合,招架不住,卻待要走,被薛蚪一槍,劈前心挑進來了,要招架也不及,一槍正中前心,跌下馬來。薛興上前取了首級,令軍士搶關。

那邊軍士閉關不及,殺進關中。那時候各府官員都聞報了,有偏正牙將們,頂盔貫甲,上馬提刀,殺上前來。薛興、薛蚪父子二人,兩條槍好不厲害,來一個刺一個,來兩個刺一雙。識時務的口叫:“走嚇!走嚇!”都往寧陽關去了。有一大半下馬投降。

元帥同眾將進了關,咬金說:“果然賢侄孫驍勇,取了紅泥關。薛氏該興旺,槍法利害。”薛剛大喜說:“承老柱國妙讚,還是槍法不能完美。”

咬金說:“說那裏話來?有其父必有其子,得了頭功。”薛蚪拜謝元帥。查點錢糧,盤查府庫,當夜設筵,與薛興、薛蚪賀功。養馬三日,放炮起兵,進兵寧陽關。離城十裏,傳令前軍哨探,後軍慢行。放炮三聲,紮下營盤,明日開兵。有探子報入關中,此言不表。

再說鎮守寧陽關總兵姓孫名國貞。這一日升堂,有探子報進:“啟爺,薛剛已奪臨陽關、紅泥關,莫將軍陣亡,關寨已失。薛家兵將實為驍勇,大兵已到關外。”孫國貞聽得失了紅泥關,嚇得膽戰心驚,說:“本鎮知道,再去打聽。”一麵差官保本上長安取救兵。失了二關,寧陽旦夕不保。差官領令竟往長安。一麵吩咐小心把守關頭。此話不表。

再講次日請元帥升帳,聚齊眾將,兩旁聽令。薛興父子披掛上前,薛蚪叫聲:“叔父,侄兒願取此關。”薛剛說:“侄兒,你想前日紅泥關被你取了,其功不小。此關利害,點別將去罷。”薛蚪說:“叔父,此關利害不利害,待侄兒走馬成功,取此關頭以立微功,乞帥老爺發令。”咬金說:“好,賢侄孫之言有理,實乃少年英雄,但要小心在意。”

“得令!”頂盔貫甲,懸劍掛鞭,提槍上馬,同了薛興,帶領軍士,衝出營門。走到關前,大叫一聲:“呔!關上的快報占你孫國貞知道,今大唐無帥要殺盡你們這班妖黨。紅泥關已破,早早出關受死。”一聲大叫,關上探子報進來:“啟爺,關外薛兵人馬已到,有將討戰。”孫總兵聽了大怒說:“無名小將也來討死。”吩咐:“取盔甲過來。”備馬抬刀,打扮結束停當。

帶過馬,跨大雕鞍,提刀出府,來到關前,吩咐開關。一聲炮響,大開關門,放落吊橋,帶領兵將衝出。薛蚪抬頭一看,見來將生得凶惡,麵如蘭靛,發如朱沙,一臉黃須,頭戴鐵盔,身披龍鱗鐵甲,坐下一騎青鬃馬,手持大刀,喝聲如霹靂,叫一聲:“看刀!”往薛蚪頭上劈將下來。薛蚪叫聲:“來得好!”把槍往上隻一梟,國貞叫聲:“不好!”刀直往自己頭上繃轉來了。

一馬衝鋒過去,薛蚪把手中槍緊一緊,喝:“去罷!”一槍當心挑進來,未知孫國貞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