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徐韞也不是那麼閑得慌,天天去琢磨徐三郎的事情。
金子山一出,無數人開始湧入北邊。
南朝廷開始限製世家北遷。
但這種限製令一出,反而能搬走的小家族和普通百姓,富商,都開始瘋了一樣搬家。
短短一個月之內,南方湧來的人,硬生生把北平城的房子價格都拉高了好幾倍。
如今的北平城房子,說是寸土寸金也可以。
但即便如此,房子還是被搶著買。
那些攥在朝廷手裏的空屋子,都賣出去了。
入賬一大筆。
這房子是戶部管的。
如今入賬也是戶部管的。
徐韞也被抽調去管這個事情了,和趙俊峰一起。
去年她還是趙俊峰手底下的小學徒,如今兩人竟都能合作了。
趙俊峰看著徐韞,一時之間有些感歎,但也真心佩服:“徐糾察是真不錯。”
徐韞謙遜道:“還是您教得好。要不是一開始在您身邊學了不少東西,我還真走不到今日。”
雖然知道徐韞說的是假話,但這種恭維的話誰不愛聽呢?
趙俊峰和顏悅色:“這次入賬不少,前線那邊也可以鬆一口氣。”
有了這些錢,周新緊緊皺著的眉頭總算是鬆開了一些,也不那麼愛發脾氣了。
徐韞笑道:“不僅是這些房子賣出去了。這麼多人搬進來,吃穿消耗就是一大筆,那些鋪子生意都要好些。”
然後需要的幹活兒的人也多了,那些百姓們就能找到更多的掙錢活兒。
百姓們手裏有錢了,自然也就舍得買一些東西。
這就又讓那些商鋪們賺得多了。
現在商鋪們是按營收來上稅的。這樣一來,變相也就等於國家能拿到的錢多了。
戶部也就更寬裕了。
趙俊峰笑容更深:“可不是。咱們陛下出的這些法子,實在是好。”
徐韞笑:“以後還會更好的。”
不僅北平城,就連北平城附近幾個宜居的城池,也都受到了影響。
除了雁門關附近那些實在是苦寒的地方沒人去,其他城池是真的都快人滿為患了。
但真正讓人高興的是,這樣的大規模搬遷,路上密密麻麻都是遷徙的馬車,牛車,驢車,甚至走路的人,給南邊朝廷帶來的影響卻是極大的。
南朝廷的威望一日不如一日,手底下民心動搖,軍心也不穩固,加上世家大族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接連三座城池,都是陛下帶軍剛到,守城的將士就主動開了城門,自願投降。
這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要知道,這些守城的將軍們,都是留有家眷在京都的。
這些人說好聽點是享受著榮華富貴。
難聽點就是人質。
不然,那麼多兵馬糧草供應著,不留個人質在京都,不是等著人造反嗎?
打下這三座城池後,離南朝庭的京都南都,隻剩下不到五百裏。
隻留了一座江安城。
江安城的守城將士公孫祝,是南邊第一世家公孫家的人。
公孫祝死守了城池七日後,卻依舊隻能開城門投降——他手底下的士兵已是死絕了。就連城裏的男丁,但凡能扛得動石頭的,十二歲以上的都征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