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藏巧露拙:醉翁之意不在酒——把握好說話曲直的藝術與分寸(1)(1 / 3)

一個人說話是直爽點好還是委婉含蓄點好?簡單回答肯定或否定,哪一個都有失偏頗。因為這要看事情是什麼樣的,哪種效果好就用哪種是最得體的。全方麵敞開心扉,用直來直去的語言表露自己的心跡,不失為一種坦誠的表現。但對有些人和有些事過於坦誠,可能會使自己遭殃,使要辦的事情砸鍋,或使交際對象產生誤解,受到傷害。在很多時候,說話曲一點,委婉一點,比直橛橛、赤裸裸的表達更有效果。

但若說話曲裏拐彎,七拐八拐也拐不到地方上,本來一句話就能夠說清的事情,卻總也不挑明,委婉得過了頭,就會給人以虛偽的感覺。所以,說話曲也好,直也好,若能把握曲能達意、直不惹非的藝術和分寸則是最好的。

一、說話曲直概述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說話是屬於直爽簡明型的。他們說話直率,心直口快,想到什麼說什麼。這種類型的人,多半坦誠、直接,胸無城府,說話不會拐彎抹角。在小說中,這種語言風格多體現於英雄豪傑身上,粗獷而直白,真誠而袒露。這樣的人值得信任,容易交往,精神飽滿,做事熱情衝動,對朋友仗義豪爽。但任何事物必然有其兩麵性,正如一枚硬幣的兩麵,這種語言風格也很容易出口傷人,說話太直接、太真實,不顧及對方的感受,有時候難免會“傷人自尊”。

還有一種人是屬於婉轉含蓄型的。這是同上一種語言風格相對而言的,具有這種語言風格的人屬於感情細膩、敏感多疑型。他們不願讓別人了解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時刻注意別人內心對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屬於非常理性謹慎型的人,說一句話前會不斷權衡,懂得怎樣拿捏分寸。但常常會給人不真實、不坦率的感覺。這種人內心想法頗多,又不願對旁人隨便傾訴,容易給自己造成較大壓力,比較抑鬱。

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有很多忌諱,正因為如此,有時候,有些話是不宜說出或不宜直接說出的。如果說得太露骨,太直通,就有失分寸了,讓人難以接受,甚至產生不良反應。

有時候,出於某種原因需要把話說得含蓄一點,讓對方心領神會就可以了,如果不注意分寸,說得太露骨,可能會引起不良後果。在外交交涉中,說對某事“表示關切”或“表示嚴重關切”,意味著將對此采取強硬措施;說對某事“不能無動於衷”或“不能置之不理”,是暗示如事態繼續惡化,幹預將是不可避免的;說“將不得不仔細地重新考慮本國的立場”,就包含友好關係即將轉為對立甚至敵對狀態的警告;說某外交官“進行不符其外交身份的活動”,是指控對方進行間諜活動並將予以驅逐出境。

對外交談判,也有一套委婉的“外交辭令”。說會談是“建設性的”,其含意是雙方取得某些進展,但離解決爭端仍相去甚遠;說會談是“有益的”,是指雙方未能取得具體成果,但談總比不談為好;說會談是“坦率的”,則是明顯暗示雙方分歧嚴重,但也各自增加了對對方立場的了解。

那麼,具體到實際生活中,什麼情況下說曲話更合適呢?

(1)春風得意時,把握好自我表現的尺度。要知道,得意者更易於忘形。當自己在某方麵取得了一些比較出色的成績,興之所及,容易過高地看好自己,甚至據此而貶低別人。殊不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此時言過其實和自以為是的“露骨話”很容易招致別人的腹誹和嫉恨。

所以,當一個人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上躊躇滿誌時,更應該時時警醒自己,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態和謙遜做人的美德。

(2)氣急敗壞時,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因為一個人在被傷害或被激怒的時候,往往出言不遜,仿佛不揭開對方的瘡疤便不足以泄憤。這時所說出的“露骨話”雖然解了一時之憤,卻容易引發更惡劣的反抗甚至長期被對方懷恨的後果。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想想天下之大,人事之繁,何必激人至此呢?

(3)特殊場合,勿自作聰明。在某些有特殊忌諱的場合,不要自作聰明,信口開河地道破事情的“天機”或隱情,以免引起他人的厭惡和不滿。要知道,世上有些事隻能做不能說,也有些事隻能說不能做,但即便能說,也要講究說的場合。所以在平時說話時,一定要看眉眼高低,注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所言之事對某個人或某個組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