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何蕙珍:異鄉一束獨自傷情的石竹(1)(1 / 3)

楔子

雨後讓草地多了幾分綠意盎然,讓塵霾的心多了幾絲陽光。她是何家的明珠,是自小長在檀香山的瓷娃娃,隻是不知這樣一位美人,為何在雨過天晴後帶著濃濃的憂愁?

隻見她手中信箋隨風瑟瑟抖動,少女眼中是濃鬱得化不開的愁。一張紙,滿滿的字,字字句句都在講述著那段忘不掉卻也圓不了的情事。

她站在院子裏的樹旁,安靜地望著天,似乎隻有這樣看著天,心才能寧靜,才能將思念淡化。隻是她又如何不知,那人本就在她的心尖上,稍不留意便入了心海,蔚藍的天怎麼能夠淡化對他的思念?一行淚靜靜滑過她的臉頰,她起身時,信箋隨風落在了地上,她望著地上的信箋心中不忍,信手撿起。

她輕輕讀著上麵一行行的字,甜蜜入心,淚水卻潸然落下。多年已過,總覺那是一個無法訴說的故事,似是一杯清澈純淨的水,卻在無意間染了些塵俗。她記得在遙遠的北京城裏,有著她不喜歡的北風,刺骨的風打在她的臉上,陣陣的疼痛。再大的繁華也逃不過時間的消磨,煙花落,一切就這麼安靜下來。唯有一字一句訴真情,隻想留一頁墨香思念,留一份愛存心中,孰知今生今世是否有緣再相遇。墨筆清秀,似是女子筆跡,有些字暈了色,想來是在謄寫時落了淚,逐行讀下,並非女子的筆觸,盡顯男子的情意,字裏行間是對一段美好愛情的回憶,有著些淡淡的甜蜜,透著些濃濃的無奈:

人天去住兩無期,啼年芳每自疑。多少壯懷償未了,又添遺恨到蛾眉。頗愧年來負盛名,天涯到處有逢迎。識荊說項尋常事,第一相知總讓卿。目如流電口如河,睥睨時流振法螺。不論才華論膽略,須眉隊裏已無多。青山紅粉講筵新,言語科中第一人。座繞萬花聽說法,胡兒錯認是鄉親。眼中直欲無男子,意氣居然我丈夫。二萬萬人齊下拜,女權先到火奴奴。眼中既已無男子,獨有青睞到小生。如此深恩安可負,當筵我幾欲卿卿。卿尚粗解中行頡,我慚不識左行.。奇情豔福天難妒,紅袖添香對譯書。

·199·

惺惺合意惜惺惺,豈必圓時始有情。最是多歡複多惱,初相見即話來生。甘隸西征領右軍,幾憑青鳥致殷勤。舌人不惜為毛遂,半為宗邦半為君。我非太上忘情者,天賜奇緣忍能謝。思量無福消此緣,片言乞與卿憐借。後顧茫茫虎穴身,忍將多難累紅裙。君看十萬頭顱價,遍地欲噬人。匈奴未滅敢言家,百裏行猶九十賒。怕有旁人說長短:風雲氣盡愛春華。一夫一妻世界會,我與瀏陽實創之。尊重公權割私愛,須將身作後人師。含情慷慨謝蟬娟,江上芙蓉各自憐。別有法門彌缺陷,杜陵兄妹亦因緣。憐餘結習銷難盡,絮影禪心不自由。昨夜夢中禮天女,散花來去著心頭。卻服權奇女丈夫,道心.粹與人殊。波瀾起落無痕跡,似此奇情古所無。華服盈盈拜阿兄,相從談道複談兵。尊前恐累風雲氣,更譜軍歌作尾聲。萬一維新事可望,相將攜手返故鄉。欲懸一席酬知己,領袖中原女學堂。昨夜閨中遠寄詩,殷勤勸進問佳期。綠章為報通明使,那有閑情似舊時。珍重千金不字身,完全自主到釵裙。他年世界女權史,應識支那大有人。匆匆羽檄引歸船,臨別更慳一握緣。今生知否能重見,一撫遺塵一惘然。曩譯佳人奇遇成,每生遊想涉空冥。從今不羨柴東海,枉被多情惹薄情。鸞飄鳳泊總無家,慚愧西風兩鬢華。萬裏海槎一知己,應無遺恨到天涯。猛憶中原事可哀,蒼黃天地入蒿萊。何心更作喁喁語,起趁雞聲舞一回。 (梁啟超《紀事二十四首》)

少女情懷如春桃,傾慕男子成知己

何蕙珍坐在院子裏安靜地看書,沏上一壺好茶,伴著茶香慢慢翻著書,此時何蕙珍的臉上顯出淡淡的倦意,於是便合上書,思緒也蔓延。最近她的父親很忙,忙得把生意都忘在腦後,她知道父親忙的事情跟保皇黨有些關係。

父親是堅定的保皇派,所以何蕙珍經常會從父親那裏聽到關於康有為和梁啟超的事,看到父親臉上流露出的敬佩和讚賞,何蕙珍也對年紀輕輕的梁啟超有了敬仰之情。

在父親的推薦下,她看了一些梁啟超的文章,在一篇篇氣勢磅礴的文章中,何蕙珍似乎看到了年輕有為的青年,帶著自己執著的理想,奮勇向前的模樣。雖然從未相見,卻芳心早許。

這個時節的檀香山天氣很好,適合踏青,適合安靜地坐在秋千上暢想。當很多女孩子都在草地上講著心裏的秘密,嬉笑搖擺時,何蕙珍卻捧著書,遠遠地坐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