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冬日暖陽。
京師前些時日的陰雪天氣一掃而空,雖說北風依舊寒冷,但卻是一片好風光。
城外約莫十五裏的一處地方。
在半個月之前,這裏就被圈出了一大塊地,作為狩獵的場所,而且在其中投放了大量的猛獸。
“駕!”
“駕!”
“駕!”
此時,狩獵場外,駿馬奔騰,旌旗獵獵,後麵是一列列披甲執刀的士兵。m.X520xs.Com
雖是一次行獵,但卻是聲勢浩蕩,宛若將士出征。
朱元璋身穿一套黃金甲,腰間配天子劍,身後是裝備精良的禦林軍侍衛,在隊伍的最前方,很是顯眼。
而在他的身旁是朱雄英,朱雄英一襲銀甲,跨一匹純白色戰馬,英姿挺拔,一身沉穩之氣。
和霸氣的朱元璋一起,朱雄英的氣勢並沒有顯得過弱,而更像是一頭霸氣無雙的老獅子,帶一頭朝氣蓬勃的小獅子。
再往後便是一些宗族成員,還有公卿大臣。
二十幾個藩王們,一個個騎著高頭大馬,身披鎧甲,同樣英武不凡。
特別是那些年輕的藩王們,一臉興奮之色,躍躍欲試。
而這當中,最鋒芒畢露的當屬寧王朱權。
朱權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自幼聰明好學,且生而神姿朗秀,深得朱元璋的歡心。
十三歲就被封為寧王,兩年後,就藩大寧。
大寧地處喜峰口外,屬古會州之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一大鎮。朱權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均驍勇善戰。
所以別看寧王隻有十五六歲,但那股子氣勢,絲毫不比自己的幾個哥哥們差。
大明以武立國,朱元璋對兒子們的要求也是能文能武,所以這些年輕的藩王們都很崇尚武力,而且幾乎個個都是頭角崢嶸,沒有孬種。
他們一邊策馬,一邊興高采烈的談論著今日準備進行的冬獵。
在京師的這些天裏,性情豪邁而又年少氣盛的寧王,儼然成為一眾年輕藩王中的領軍人物。
另外一邊,則是秦晉燕三位較為年長的藩王走在一塊。
這邊的氣氛相較於那一邊,倒是顯得沉悶許多。
“嗬嗬——”
秦王看著那邊意氣風發的寧王,笑道:“這老十七倒是讓我想起了一個人。”
“哦?”
晉王哦了一聲,問道:“誰啊?”
秦王笑笑,轉頭看向朱棣,道:“老四年輕那會!”
朱棣聞言,曬然一笑,道:“二哥你還真是會開玩笑,我當年有這般不穩當?啊?哈哈!”
“哈哈!”
三人相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笑罷,朱棣看似有些感慨道:“不過二哥三哥,你們說,不氣盛,那能叫年輕人嗎?”
秦王和晉王笑笑不說話。
他們知道這個老四話裏藏著話呢!
他能說誰?說的不就是老爺子身邊的那位嗎?
少年老成,基本不和那些少年藩王走在一起,天天就知道圍著老爺子轉悠。
秦晉二王以前與太子交好,而且他們二人也知道自己儲位無望,也從未動過要上位的心思,所以對於朱雄英,除了骨肉親情以外,還有幾分交好的意思。
而那些年輕的藩王,就更加不會有什麼別樣的心思,他們的出身已經注定了他們隻能做一名親王,隻要不造反就能一輩子榮華富貴,而且他們也不會長期留在京師,以後回到封地還不是隨他們為所欲為?
倒是燕王朱棣,心裏麵的落差多少有點大。
因為老爺子曾給過他希望,老爺子曾說四子燕王最類我,這是天下最高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