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
這是君子六藝中的一藝。
而這其中,又包含五種射技,分別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
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
剡注:謂矢發之疾,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
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
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射禮”在春秋時期並不是一種單純地展示射技的比武活動,而是定性為“君子之爭”,是一種修身養性培養君子風度的方法。
比賽與修身養性看似衝突,卻是古代“射”的完美結合。
從射義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射”就是告訴射手平心靜氣,並不執意在比賽輸贏上,並從自身反省自己。
這樣的“爭”既無撕破臉皮的醜陋,又無心存芥蒂的假意奉承,處處皆彰顯著君子該有的風度與姿態,可謂美好至極。
朱棣在下不來台的情況下提出了五射,也算是非常巧妙的應對之法。
而且朱棣還順勢將朱雄英拉了進來,讓原本要拱火以及隔岸觀火的朱雄英引火上身。
他和老十七從小就開始訓練馬上功夫,而且兩人如今駐守邊關,沙場殺敵,射藝當然更是不再話下。
他們兩人比,興許還能比一個旗鼓相當。
但是如今把朱雄英拉進來,這不是欺負人嗎?
因為朱雄英從八歲起就流落民間,能把書念好就不錯了,更不要說學武了,畢竟窮文富武。
朱棣的話,讓所有目光都落向了朱雄英。
而這個時候,以藍玉為首的淮西武將們也看到了這邊的情況,紛紛圍了過來。
“怎麼,不敢?”
朱棣臉含微笑的看著朱雄英。
朱雄英還沒有開口,藍玉便頂上前來:“燕王,我跟你比!我倒想要看看,當年跟在我身後的燕王,今天到底有多強了!”喵喵尒説
當年北征,藍玉掛帥,而燕王正是副帥。
可以說燕王的許多本領,都是跟藍玉學來的,特別是在北方苦寒之地的戰爭。
而燕王當然也知道,藍玉是太子的死忠,如今太子故去,太孫上位,藍玉全力維護太孫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藍玉這麼一攪和,讓燕王也沒了辦法。
不過,他還是想要出聲挖苦兩句,畢竟這是朱雄英拱火拱出來的,卻讓藍玉來收了尾。
但是沒等他出聲,便見朱雄英開口了:“好,我跟你比!”
“殿下……”
藍玉還想要開口,卻被朱雄英打斷了:“藍大將軍,退下!”
“哎呀!”
藍玉急得歎了一口氣,湊近朱雄英,壓低聲音道:“殿下,你跟他比啥射術?讓我來,殿下你是贏不了他的!”
“我知道你想在燕王麵前展現實力,但是沒必要這樣,萬事都要量力而行!”
朱雄英也懶得再說更多。
他總不能說自己在秦淮河畔簽到十年,各項技能都已經拉滿,就說射術,他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朱雄英對藍玉的話置若罔聞,而是看向了朱棣和朱權,道:“既然要比,那我們再添點彩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