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心中不喜,但依舊是不動聲色。

多年的皇帝生涯,讓他養成了不輕易泄露自己感情的習慣。

朱元璋瞥了朱雄英一眼,用手抓了一顆花生扔進嘴裏,一邊嚼一邊道:“修路是好事,可是這修路的錢,從哪兒來?總不能讓朝廷掏空了國庫去修路吧?”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

大明剛剛成立那會,國庫極度空虛,朱元璋恨不得,將一分錢掰成兩分來花,後來他發行了洪武寶鈔,朝廷極度缺錢的情況才稍稍得到緩解。

這些年來,無論是軍費開支,還是基礎建設,各地方賑災,都消耗了大量的錢財,而這些,都是提前消耗的民力。

朱元璋小心翼翼的經營大明王朝二十幾年,這才使得整個國力民力虧空的情況,慢慢的得以彌補,開始朝好的方向發展。

所以朱元璋特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國力民力。

朱雄英當然也知道這些。

但是大明朝想要發展起來,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交通問題。

後世有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

這句話放在如今這個時代也是合適的,隻有把路修起來了,才能讓全國的貨物流通起來,就像這一次的煤炭。

所以在朱雄英看來,修路是百年大計,越早能夠開展就越好。

朱雄英笑道:“爺爺,孫兒想過了,要修路,其實並不需要朝廷花很多錢!”

“哦?”

朱元璋聞言一愣,有些聽不明白,朱雄英的意思。

朱雄英繼續道:“朝廷可以組織商賈集資修路,當然朝廷也不是白要他們的錢,把路修好了,一來對於他們自己經商有好處,二來也可以為他們博得一個好名聲,想來那些江南的士紳有錢,他們是願意出這個錢的!”

“不行!”

朱元璋斬釘截鐵的否定,而後輕歎了一口氣,看向朱雄英,意味深長的道:“大孫,咱給你講一個故事,沈萬三這人,你可曾聽說過?”

朱雄英一愣,點了點頭:“聽說過。”

朱元璋繼續道:“那你可知道,這應天府中從聚寶門到水西門這一段,還有廓房,街道,橋梁,水關和署邸等地方,都是他出資建的?”

朱雄英點了點頭,這個事情他還真聽說過,畢竟沈萬三的故事,在民間很是流行。

修建南京城,沈萬三雖然出了許多的錢,但同時也收獲了大量的美名。

朱元璋繼續道:“那會大明剛剛建立,而且北方戰事吃緊,朝廷實在是拿不出錢,所以便讓沈萬三幫修了這一段,咱也很感謝他,可是後來的事情你知道嗎?”

朱雄英搖頭,側耳傾聽。

朱元璋喝了一口酒,徐徐說道:“隨後沈萬三,竟然跟咱提出,想要出資百萬兩黃金,替咱犒賞三軍!”

“哼!”

說到這裏,朱元璋冷哼了一聲:“當時要不是你奶奶攔著,咱早就把他的頭顱砍下來了!”

“區區一個賤商,竟然想要犒天下之軍,何也?這其中的道理,不用咱說,你應該也能明白吧!”

朱雄英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