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時、潮——穿什麼,由你做主
無論是“不誇張”,還是“物超所值”,真維斯希望給予顧客的東西其實都很“簡單”。所有細節,從顧客體驗得來,最終回到顧客體驗中去。如此簡單之事,經年累月,於千萬次嚐試與推敲中艱苦得來。就像張慧儀說的,“我們大出血了以後,又經過止血,才有了精確定位”。
定位為“名牌大眾化”的真維斯服裝有三類款式——基本款、時尚款、潮流款,其中以基本款與時尚款作為主打,穿什麼,由顧客做主。國際快消品牌也大多采取此策略,以“通用型”的產品為主線,既滿足大多數顧客需求,又降低了庫存風險。
但是,許多服裝企業又恰恰因此策略陷入庫存困頓。可知,此“簡單”事,並不容易。這般“不容易”便引出:真維斯在具體的男女裝搭配上繼續細化。
不隻是這三種款式的搭配,甚至尺碼、顏色、厚薄,均在真維斯配貨考慮範圍之中。
在河北口岸,真維斯的銷售經驗表明:顧客相對保守,口岸產品以平實顏色為主,女裝比例相應縮減,包括短裙、短褲等隻作為輔助貨品銷售。
對“顧客喜歡什麼,提供什麼”的摸索,真維斯用了20年,期間品牌不斷根據市場需求升級。市場在變、需求在變,真維斯也在變。而“變”的目的很簡單——把名牌大眾化;遵循的原則更簡單——尊重顧客,穿什麼,由顧客做主。
價格實在,服務好,還要“心態平和”
真維斯價格實在,很重要的一個方麵在於其20世紀初實施的價格調整策略。
“民”牌商品的價格策略一直保持至今,10年間從未出現過偏移。這種堅持且不說成本控製的難度,光是執著就實屬難得。
真維斯起家產品是牛仔褲,在價格調整中,相較於其他服裝品類,牛仔褲的調價幅度較小,這與牛仔褲較為剛性的生產成本不無關係。如此一來,牛仔褲價格的變化更能反映真維斯價格的動態發展趨勢。
2000~2010年,真維斯牛仔褲平均零售價格一直維持在一個較為均衡的價格區間。2001年“民”牌調整策略出台後,牛仔褲的平均零售價一直維持在每條120~142元的價格區間,10年間平均零售價格一直低於2000年的價格水平。
盡管平均價格一直處於波動狀態,但從價格上漲年份的數據看,漲幅每條均未超過10元錢。
2000~2010年真維斯牛仔褲平均零售價“堅持顧客導向是企業持續成功的唯一方向。如果我們昨天能做到顧客導向,我們昨天便能成功;如果我們今天能做到顧客導向,我們今天便能成功;如果我們明天能做到顧客導向,我們明天便能成功。如果我們不能做到顧客導向,我們便不會成功。如果我們50%能做到顧客導向,我們便能取得50%的成功;如果我們80%能做到顧客導向,我們便能取得80%的成功。”這是《創業·守業·人生》中的一段話,也是真維斯零售20年的寫照。
當人們在解決基本需求後,往往會追求更好的質量和服務。在顧客可買可不買的情況下,影響商品能否成功售出的因素,“先在於顏色、款式、質量、價錢是否令客人滿意,接著就是營業員的態度”。營業員友善熱情,會贏得顧客好感,容易售出貨品。
道理如此淺顯,有哪一家零售企業不懂?隻是,落實到行動上,這門學問卻又深不可測。服裝零售,不同顧客有千差萬別的消費習慣和偏好,有人喜靜,有人喜鬧,有人猶豫徘徊,有人果斷堅決。“以顧客為導向”說著容易,其實相當考驗功力。
為使零售服務更科學化和製度化,真維斯製定了一套完備的服務承諾指標。
服裝引進到售後服務諸多環節,均有行動指標跟進。這也使得零售服務的管理科學、理性。
不僅有可量化的服務承諾指標作為依據,真維斯還摸索出一套“營業員要點”,從情感和精神的角度對服務作了進一步的細化,歸納為8個字:“熱情、主動、微笑、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