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比拚就這樣的好看,第二輪又會是何等精彩絕倫?
台下同行們都在猜測著第二輪比拚哪種技藝。
崔笑林成名以久,是真正的川劇大師,認識他的人不少,都在心中暗自猜測他會拿出什麼技藝來跟林雲比鬥。
隻見這時,崔笑林從背後拿出一根簫,淡淡道:“第二局,我們兩個比比樂器!”
林雲擺手示意道:“請。”
——【哎,崔大師拿出來的是什麼啊?】
——【我大科普君何在?】
——【比樂器,誰知道這叫啥樂器……】
——【本文盲受到了一萬點傷害orz~】
蘇離看到了彈幕的疑問,他湊到林雲身邊,問道:“你給講解一下崔大師拿的是什麼東西。”
林雲暗暗歎了口氣。
傳統文化勢微,現在很多人竟然連簫都不認識了。
這樣低落的心情一閃而過,自己舉辦這些比鬥,不就是為了重振傳統文化嘛,觀眾想讓了解這是天大的好事啊,證明傳統的東西還是有吸引力的。
林雲重新打起精神來,侃侃而道:“崔笑林大師拿的是簫!”
“吹簫,就是吹奏簫管,相傳古代漢朝名相周勃以前就經常給人吹簫辦喪事,唱挽歌來補貼家用,簫這件樂器的久遠曆史可見一斑。”
“簫這件樂器看起來極為簡單,實際上還是個很有難度的技藝。”
蘇離打量了一下崔笑林手中的簫,不解地說道:“不就是嘴一放,手一搭,氣一吐就能吹響了嗎?這有什麼難的,我上我也行。”
林雲樂道:“哪有你想的這麼簡單。”
“吹竹簫音的強弱是由口風的粗細決定的,吹強弱間,需要達到強不高,弱不低,強不炸,弱不虛的境界。吹強音時,還要防止氣速加急,要考慮如此種種。”
雙手抱胸,林雲繼續科普道:“想要練到這種強音弱音盡隨己心,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練成之後也得做到拳不離口,曲不離手,日日不綴才能吹得一手好簫。”
蘇離都聽傻了,他沒想到這根不起眼的竹簫竟然還有如此多的學問說法,自己今天真是長見識了。
他滿臉愕然地眨眨眼,讚歎道:“這麼複雜的嗎?我聽都沒聽懂。”
——【感謝科普。】
——【我去,這不是都有兩千多年曆史了嘛!】
——【底蘊,又見底蘊!】
——【隨便拿出一件東西就是幾千年的曆史。】
——【崔笑林竟然還會吹奏竹簫,我怎麼從來不知道。】
——【前麵的,你以前怕是連崔笑林大師都不知道吧~】
直播間的觀眾們知道竹簫是什麼,一陣陣彈幕討論起來。
這時,簫音響起。
台下眾人皆震驚地看向崔笑林,這首曲子怎麼如此耳熟。
“耳熟!這曲子叫啥來著…”
“這曲子我肯定聽過,就在嘴邊兒!”
“我也一樣,名字一時想不起來了,該死。”
“昨天我還看這部電視了呢!曲名是,是…”
“《美麗的神話》”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露出恍然的神情。
對對對,就是這首曲子。
眾人耳中仿佛有歌詞——
“無論經過多少的寒冬~我決不放手~”
“緊緊久久與我牽絆~這副十指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