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崔笑林看向林雲,認真的說道:“你確實是川劇鬼才,天賦和悟性都是極佳,隻可惜,就是不走正道,誤了上天給你的一身天賦。”
林雲眼中流露出一絲不以為然,問道:“什麼是正道?”
“誰說了算?哪個敢稱自己走的是絕對的正道?幾千年來都不見!”林雲語氣果斷。
“這……”
崔笑林一時竟無法反駁,隻能硬嘴地說道:“任你伶牙俐齒,但祖宗之法不可變!”
“那就眼睜睜看著別國文化入侵我國?”林雲反問道。
崔笑林瞪大了眼睛,但隻是輕飄飄道:“不知所雲!”
林雲輕笑一聲,邁前一步道:“您崔大師當然能說我不知所雲。”
“您是川劇大師,您一上台那就是座無虛席,票都得搶著買,您怎麼會知道當前我國文化的淒慘境地。”
“崔大師,您想想,你上台賣票時,下麵的觀眾有幾個是年輕人?有多少是您的熟麵孔?”
“您是崔大師,您去一個戲院那票立刻就能賣滿,要是一個沒名氣的新川劇演員,他就算是拚出命來,能吃飽飯養家糊口嗎?”林雲厲聲質問道。
崔笑林一滯。
林雲接著朗聲說道:
“洋文化甚囂塵上,那些街舞說唱,歌劇流行音樂吸收了無數的年輕人。”
“大明不是沒有洋文化生存的土壤,可真正的主體應該是中華傳統文化,若年輕人不喜歡也不接受傳統文化,如果我們傳統文化不追隨年輕人的腳步,不吸引年輕人喜歡,那我們這傳承千年的傳統文化,還有未來嗎?”
林雲慷慨激昂,身軀都有一絲微微地顫抖。
見崔笑林沒有反應,或者是來不及反應,林雲又麵向眾人,舉起右手,似要對著蒼天訴說道:
“除了京劇,川劇,其他的劇種,你問問有多少人知道?那些現在成為冷門劇種的戲曲種類,論傳承不會比京劇差,論曆史很多都比京劇還長。”
“現在還有幾人知道?比如說咱們的川劇,除了變臉,還有哪些為人熟知的?又有多少年輕人看川劇,學川劇,卻有多少年輕人去看西洋的歌劇,學西洋的歌劇?”
崔笑林愕然。
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台下都是戲曲傳承人,林雲說的話真正說進了他們的心坎裏。
“是啊,當年我們京劇收了個天賦極強的弟子,師爺愛極了,天天帶在身邊兒,手把手地教導,就希望京劇再出現一個上好的銅錘花臉,一掃京劇的萎靡之氣。”
“師爺七十歲了,費盡心血地教導他,好不容易他出師了,人家轉頭拋棄了京劇,成為了歌手,這事差點把師爺氣死,徹底寒了心,不許那人再進京劇的門,也不再見他。”
“為什麼?還不是因為年輕人不喜歡京劇,一招一式真功夫的銅錘花臉,不如唱歌賺錢嘛!林雲說的對啊……”
京劇戲團的話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鳴。
昆曲劇團的人也垂頭喪氣地道:“一樣,當初我們去各地招生的時候,那些想學唱歌劇,跳芭蕾的學生找老師得排隊,還要托關係,走後門花錢才能進,我們昆曲去學校招生的時候冷冷清冷,真是……”
“都一樣,豫劇看起來不錯,實際上那些家長頂天讓孩子課餘的時候唱著玩玩,真招生的時候也沒幾個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