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集(2 / 3)

冼星海:“錢老師,請問您的芳名?”

錢老師:“我叫錢韻玲。”

冼星海:“錢韻玲……一個多麼富於音樂藝術的名字啊!”

錢韻玲:“請問您尊姓大名?”

冼星海:“冼星海。”

錢韻玲一驚:“什麼?什麼……”

冼星海:“我叫冼星海。”

錢韻玲:“您就是那位畢業於巴黎音樂學院高級作曲班的冼星海先生?”

冼星海微微地點了點頭。

錢韻玲突然變得沉重起來:“謝謝您為我父親的追悼會寫了一首悼歌!”

冼星海一驚:“您就是大名鼎鼎的錢亦石先生的女公子?”

錢韻玲沉重地點了點頭。

冼星海沉思有頃:“謝謝您教孩子們唱我寫的《祖國的孩子們》!您指揮得好,孩子們唱得也好。”

錢韻玲:“您太客氣了,我指揮得不好!”

冼星海:“很好!很好……”

錢韻玲禮貌地伸出右手握住冼星海的手,操著敬慕的口氣說道:“星海老師!我代表孩子們,感謝您為苦難的祖國和人民,寫了那麼多鼓舞鬥誌的戰歌。”

冼星海緊緊地握住錢韻玲的手:“我寫的還遠遠不夠,要更加努力地寫!”

特寫:兩雙不想分開的手,但還是很不情願地分開了。

錢韻玲:“為了發揮您寫的救亡歌曲的戰鬥作用,就必須在中原大地播下大量的歌詠種子!”

冼星海:“您說得很對!當年在上海撒了一些歌詠的種子,有的被投進了監獄,多數被戰火燒毀,沒能形成聲勢浩大的救亡歌詠運動。”

錢韻玲:“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隻要您這麵救亡歌詠的旗子往武漢三鎮一樹,就會有很多人跟上來!”

冼星海:“從何做起呢?”

錢韻玲:“首先要訓練歌詠骨幹!采取滾雪球的辦法,每個骨幹再組織一個歌詠隊,不要很長時間,就會有成百、上千個歌詠隊在武漢誕生!”

冼星海:“您我所見相同。過幾天我就去武漢,要發起‘全國歌詠大會’,借以指導抗日救亡的歌詠運動。到時,一定請您參加!”

錢韻玲:“我一定參加!”

冼星海主動地伸出雙手,與錢韻玲的雙手緊緊相握。

特寫:兩雙不願分開的手。

某俱樂部 內 日

在熱烈的掌聲中漸次搖出:

數十位男女青年站在桌前熱烈鼓掌;

牆壁上懸掛著紅底白字的橫幅:“海星歌詠訓練班”成立大冼星海在錢韻玲的陪同下走進俱樂部。

冼星海舉起雙手,示意大家停止鼓掌、坐下。

冼星海抬頭看見了那條橫幅,問道:“你們為什麼起名叫‘海星歌詠訓練班’啊?”

歌詠團男女成員七嘴八舌地答說:

“我們崇拜星海老師,就把你的名字倒過來了!”

“對!星海,倒過來就是海星嘛。”

“一句話,我們就是崇拜您!……”

冼星海再次舉起手示意安靜:“請問,這‘海星歌詠訓練班’的名字是誰先提出來的?”

“錢韻玲老師!”

冼星海:“錢老師!我有什麼好崇拜的呢?今後千萬不要這樣做。”

錢韻玲:“請星海老師放心,不會再有今後了!下邊,請星海老師給大家上課!”

“海星歌詠訓練班”全體熱烈鼓掌。

冼星海看著一張張興奮的麵孔,講道:“同胞們!我們每一個人都肩負著抗日救亡的重任,你們有誌於以救亡歌詠喚醒民眾,我是十分高興的。同時,我願意和大家一塊努力,為苦難的祖國,為垂亡的民族呐喊!”

全體熱烈鼓掌。

冼星海:“為了在實踐中教授大家開展歌詠運動的本領,請錢韻玲老師彈奏《青年進行曲》的前奏!”

錢韻玲坐在風琴前邊,打開琴蓋,雙腳一踩踏板,雙手奏響了《青年進行曲》的前奏。

冼星海伸出右手輕輕指點錢韻玲的風琴演奏。

“海星歌詠訓練班”全體成員聚精會神地看著冼星海。冼星海雙手朝著大家一揮,全體放聲唱起了《青年進行曲》:

前進! 中國的青年!

挺進! 中國的青年!

中國恰像暴風雨中的破船。

我們要認識今日的危險,

用一切力量爭取勝利的明天。

我們要以一當十,以百當千,

我們沒有退後,隻有向前!

興國的責任,

落在我們的兩肩!……

在《青年進行曲》的歌聲中化出:

冼星海向“海星歌詠訓練班”全體成員教授指揮法,現場輔導男女青年學習指揮;

“海星歌詠訓練班”骨幹成員分別在工廠、農村、機關、學校組織歌詠隊,教唱救亡歌曲;

頃刻之間,歌詠隊將銀屏分切,疊化出無數個高唱救亡歌曲的歌詠隊。……

武漢光明大戲院 內 日

在《青年進行曲》的歌聲中,漸漸化出武漢光明大戲院:

觀眾席中站著各行各業、不同著裝的歌詠隊,他們舉著不同的旗幟,放聲歌唱《青年進行曲》。

大會主席台上就座的有:金山、洪深、冼星海、魯人以及不曾見過麵的音樂家。

《青年進行曲》結束了,劇場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司儀走到台口,對著麥克風大聲說:“下邊,請全國歌詠大會的主席冼星海先生講話!”

全體熱烈鼓掌。

冼星海走到麥克風前,慷慨激昂地講道:“同胞們!我們中華民族現在的處境,正是在一個謀求解放運動的掙紮期間,救亡歌曲正是為了這種需要,而產生的時代性藝術!我們今天召開全國歌詠大會,是為了促進救亡歌詠的蓬勃發展,以推進民族救亡運動的崛起!”

全場響起暴風雨般的掌聲。

冼星海:“人民是不會沉默的,被壓迫民族也少不了救亡歌曲!為了安撫人民的精神,為了振興我們的國魂,讓我們一塊努力,把救亡的歌詠運動推向全國,為保衛華北,保衛黃河,保衛大武漢,貢獻我們的力量!”

全體起立,長時間的鼓掌。

江漢碼頭 外 晨

江漢碼頭混亂不堪,過擺渡的,下擺渡的,你擠我推,漫無秩序。

碼頭出口處有一報童一邊拿著報紙搖晃,一邊大聲吃喝:“看報!看報!中日雙方正在徐州、台兒莊一線集結,我國軍必將大敗日本鬼子!”

上下擺渡的過往行人無人問津。

冼星海、錢韻玲結伴走來。

賣報的報童拿著報紙迎過來,懇求地:“買一張報吧,就算是先生、太太對國軍的一份祝福還不行嗎!”

冼星海大方地:“報紙我買,但她……”

錢韻玲:“我是小姐,不是太太!”

報童:“那就祝福你找到一個有錢、有勢的先生!”

錢韻玲生氣地:“你……”

冼星海:“算了,算了……”他掏出錢買了一份報紙。

報童:“謝謝先生!”接著,他又大聲吃喝賣報了。

冼星海信手將一張報紙遞給錢韻玲:“你看這一張。”

錢韻玲接過報紙:“謝謝!回到武漢以後,除了《新華日報》以外,其他的報紙我是很少看的。”

冼星海:“這是為什麼呢?”

前邊的一位工人笑了:“你是才來武漢的吧?”

冼星海:“是的。”

工人:“武漢的老百姓有這樣一句順口溜:辦報辦報,天天瞎報;官家說是勝利捷報,百姓聽了準備逃跑!”

排隊候船的各界群眾發出了笑聲。

江麵渡輪 外 晨

一艘滿載旅客的渡輪緩緩駛向長江對岸。

冼星海、錢韻玲扶欄站在渡輪上,遠眺滾滾東去的長江,真是無限滋味在心頭。

迎麵駛來一艘滿載旅客的渡輪,大家在哼唱著《救國軍歌》。

錢韻玲:“聽!連上下班的普通百姓都在唱您寫的救亡歌曲。”

冼星海:“這都是你和‘海星歌詠訓練班’的全體成員,在武漢三鎮普及救亡歌詠的功勞。”

錢韻玲:“我還得加一句:沒有您寫的救亡歌曲,我們再普及教唱,老百姓還是不唱的。”

冼星海:“那就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努力吧!”

錢韻玲捧起報紙翻了翻:“您看!國共兩黨在武漢聯合成立了政治部,由國民黨的陳誠將軍出任部長,共產黨的大人物周恩來出任副部長,文壇盟主郭沫若先生出任第三廳廳長。”

冼星海驚喜地:“還有哪些人參加?”

錢韻玲:“您看,郭沫若先生說,將挑選當代最富愛國心的文學家、戲劇家、音樂家、美術家等加盟。”

冼星海微微地點了點頭。

錢韻玲:“您接到邀請了嗎?”

冼星海:“沒有!不過,隻要郭沫若先生一聲令下,我就立即到他主持的三廳報到。”

錢韻玲:“到時您可不要忘了,我們可是您開展救亡歌詠運動的子弟兵啊!”

冼星海:“我永遠也忘不了!”

錢韻玲:“您知道嗎?我母親最喜歡您寫的《夜半歌聲》,經常一個人在吟唱。”

冼星海:“請您帶去我對她老人家的敬意。”

錢韻玲:“那您為什麼不當麵對她說呢?”

冼星海:“我……不認識她老人家啊!”

錢韻玲:“想認識我母親嗎?”

冼星海有些不自然地點了點頭。

錢韻玲:“我的母親為了答謝您為我父親寫的悼歌,她今天中午想請您吃飯。”

冼星海一怔:“不!不行,改天吧……”

錢韻玲:“為什麼?”

冼星海:“今天中午,張曙先生要見我,說是有重要的事情和我相商。”

一家外國咖啡館 內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