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比賽規則,細節方麵,更是方方麵麵都考慮進去了。

就是花銷會很大。

蘇潯問道,“這份計劃書都看過了嗎?”

大家都點頭。

“還有沒有要補充的?”蘇潯又問道。

大家又搖頭,陳安莉道,“感覺已經很細致了。”

蘇潯道,“有沒有想過拉讚助商?”

幾人一愣,然後陳安莉反而先反應過來,因為她在國外就見過讚助商行為。她爸就搞過。有一次學校運動會比賽,她爸還讚助過一批服裝。

“可是我們這個比賽怎麼搞讚助?找誰讚助?”她問道。

實在是華國這個市場暫時還有點兒平靜,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

蘇潯隨口就提議道,“省級比賽隻在當地電台播出,拉讚助的第一目標就是當地國營單位。第二目標就是當地的私人老板店鋪。我們這麼多人參加的比賽,到時候比賽場地拉上橫幅,不也是增加名氣嗎?還有,我們可是要上電視的,這年頭可不是誰都能上電視。這個費用一般人也是承擔不起。但是沾我們的光,可以順帶讓他們的品牌名字在電視上麵露麵,這是很好的機會。另外,誰出錢多,我們可以讓攝像機在那個位置多停留幾秒鍾。”

“……”

蘇潯道,“就是這麼一回事,反正你們集思廣益,把這個事情細致

化。我們雖然不差錢,可我們是做生意的。做生意目的就是賺錢。就算賺得少,也要賺。比賽隻是賺錢的工具。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你們就可以分配負責的地點,帶領團隊出發了。()”

對於這些,蘇潯可不再多提醒了。得讓大家都動起來。都有自己的團隊了,總不能光用她這腦子。用多了也很辛苦的。

而且她們也不是真的什麼都不懂,在國外也都見多識廣的。

被蘇潯這麼一提醒,這些年輕人頓時覺得這個很有搞頭。立馬就回去找自己人開會去了。

當然了,首先被他們打主意的還是自家老爹。既然是要在華國投資的,提前出個名不是挺合適嗎?

把這些人打發走了,蘇潯才起身去電子廠那邊。

夏舒寧趕緊跟上。剛剛蘇總說的一些情況,她都記錄下來了。這會兒她可真是佩服蘇潯,這麼短的時間,就能夠補充這麼多的方案。

感覺跟在蘇總身邊,真是一輩子都學不完。這可比在大學裏麵讀書,要有挑戰多了。

蘇潯邊走邊問,“對於我剛剛說的事情,你有什麼補充嗎?↑[()]↑『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夏舒寧想了想,她想到了如今路邊的那些攤販,道,“不知道比賽場地有多大,能不能安排攤販進去賣東西。收一些費用,也可以解決物資後勤的壓力。天氣熱,光靠我們自己準備水,壓力也很大。”

蘇潯點點頭,“這一點記上,等她們補充之後,如果沒有這一點,你可以加上。”

到了電子廠,這邊隻開了一條生產線在生產馬達。工人也不多。

負責管理電子廠的是吉姆·威爾遜那邊借過來的一個技術員。負責指導工人生產玩具馬達。

技術員叫吳飛。也是個大學生,是南洋華僑。

蘇潯知道之前的馬達也是他這邊指導生產的之後,直接就挖人,“他給你開多少錢,我給你雙倍。你來了就是我這裏的技術骨幹,這條生產線你管著。等你培養出接班人,我就讓你帶團隊搞研發。要是有本事研發出新技術,可以拿分紅。”

隻是被借調過來的吳飛頓時咽了咽口水,拒絕的話壓根說不出口。糊裏糊塗的就答應了蘇潯的邀請。

蘇潯看了一圈,讓夏舒寧記住擬定一個招聘的計劃,對外招聘電子方麵的技術員。在南方登報招聘。

顯然,是要光明正大挖其他電子廠的牆角。

看完馬達生產線之後,蘇潯心中也開始思量這個電子廠如何走出踏入市場的第一步。總不能隻生產馬達。這電子廠投資可不少,當然要做出成績來。

她可等不及慢慢研發什麼新產品。電子廠要是前期不賺錢,後期就別談什麼新產品了。

這電子廠的定位,她也早已和大家商量好了。就是生產一些基礎的電子產品。走物美價廉路線的。

目前她手裏的技術也就這幾種老技術。什麼錄音磁帶機,收音機等基本普及的技術。

這年頭,一般家庭也不需要錄音機。收音機更是普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