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中國散文詩學會首屆年會在哈爾濱召開。四川散文詩代表領隊是省作協領導、老詩人唐大同,成員有陳犀、劉允嘉、柴與言、馬及時、肖敏等,以及我。年會在哈爾濱“創作之家”舉行,那是黑龍江省作家協會的招待所。
第一頓晚餐是聚會大亮相的舞台。大家在一張張餐桌邊過往穿梭,又是握手又是敬酒,歡聲笑語繞梁三匝。好多人筆交已久,神交久之,今晚是第一次相見。唐大同老師帶著我們幾個四川代表來到餐廳靠前的一桌,逐一介紹:老詩人艾青,老散文詩人柯藍和李耕,還有劉湛秋、陳慧瑛、桂興華、蔡旭、陳誌澤等一批有名的中青年詩人。
1985年,趙敏與著名詩人艾青、柯藍等在哈爾濱中國散文詩學會首屆年會合影
1985年,趙敏與著名詩人唐大同、柯藍、李耕等在呼倫貝爾草原采風
老詩人艾青在大會上再次朗讀了他的詩作《我愛這土地》:“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大會堂裏滿座的文學青年齊刷刷地站起來鼓掌,眼裏閃爍著點點淚光。黑龍江大學詩歌團體上台朗誦了柯藍的散文詩《螢火蟲》《海的沉思》,郭鳳的散文詩《葉笛》,李耕的散文詩集《不眠的雨》,耿林莽的散文詩等。男女大學生紛紛登台吟誦劉湛秋、陳慧瑛、唐大同、陳犀、蔡旭等的散文詩作,我們四川代表隊的幾個年輕人分別上台朗讀了自己創作的散文詩,我在台上朗誦了我的散文詩《母親河》。
會後,黑龍江大學文學社的一群男女大學生手捧本子追著我們題詞。在給幾個小青年寫了幾句話後,我躲進樓下的小花園裏。江南一座城市的報紙副刊編輯“大衛”,也坐在小花園的水泥桌邊。他寫一手好詩,活躍在散文詩壇。他負責的報紙副刊發表了我的許多散文詩,與他通信聯絡幾年,這回第一次見麵。他對我笑笑說:“大家說你長得像維吾爾族姑娘。”我想起老散文詩人李耕說我是他的“維吾爾族女兒”。
1985年,趙敏與著名詩人唐大同、柯藍、李耕等在呼倫貝爾草原采風
1985年,趙敏與著名詩人唐大同、柯藍、李耕等在呼倫貝爾草原采風
80年代後期,趙敏與著名詩人孫靜軒、中國散文詩學會會長柯藍合影
“李白全家是從新疆碎葉遷到四川江油的,你的祖籍是江油匡山,說不定與李白沾親帶故,身上有維族血統哦。”他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開玩笑哈!”我有點不好意思。
那天晚餐,我和他在同一桌吃飯。他吃飯很快,放下碗筷他徑直走到我身邊,彎腰對我說:“我在大門外等你。”說完他轉身就走了。同桌的年輕女性們睜大了眼睛。我走出餐廳,見他端端正正地立在噴泉旁,遠遠望去,真的很像著名的西方雕塑大衛。傍晚他帶我去鬆花江畔散步,去坐了有軌電車,去吃了白俄人賣的燒烤火雞。
我們四川代表隊的散文詩人劉允嘉是縣文化館幹部,他在這次年會裏教會了我跳舞。最後一天晚上舉行盛大舞會,我和幾個女青年輪番和眾多的男詩人跳舞,居然沒看出我是剛出師的舞者。
中國散文詩學會首屆年會在哈爾濱結束,分兩路組織采風活動。一路是去長白山等地,一路是去內蒙呼倫貝爾草原。我們四川代表隊在唐大同老師的組織下參加了內蒙呼倫貝爾草原采風。中國散文詩學會會長柯藍是我們這一路的總負責人,他和我們走完采風全程,沿途創作了不少散文詩作品,後來結集出版,影響深遠。
1985年,趙敏參加中國散文詩首屆年會後在大連星海邊
牙克石,海拉爾,伊敏,一直走到滿洲裏國門。沿途的火車為我們“作家代表團”騰出專門臥鋪車廂,草原露天煤礦專機從北京運來大對蝦招待我們,還為我們在呼倫貝爾湖邊做了全魚席。散文詩創作如泉湧,寫草原,寫牧民,寫羊群馬群河流湖泊;寫礦山,寫礦工,寫哨所寫邊防戰士,還在滿洲裏中蘇邊境界碑邊登上邊防軍的瞭望塔……
我們四川代表隊和江南代表隊一直同行,最後在大連星海邊分手。我獨自登上去天津的輪船返川,一步一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