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與笑(2 / 2)

淚卻是肯定人生的表示。因為生活是可留戀的,過去是春天的日子,所以才有傷逝的清淚。若使生活本身就不值得我們的一顧,我們哪裏會有惋惜的情懷呢?當一個中年婦人死了丈夫的時候,她號啕地大哭,她想到她兒子這麼早丟失了父親,沒有人指導,免不了傷心流淚,可是她隱隱地對於這個兒子有無窮的慈愛同希望。她的兒子又死了,她或者會一聲不響地料理喪事,或者發瘋狂笑起來,因為她已厭倦於人生,她微弱的心已經麻木死了。我每回看到人們的流淚,不管是失戀的刺痛,或者喪親的悲哀,我總覺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眼淚真是人生的甘露。當我是小孩的時候,常常覺得心裏有說不出的難過,故意去臆造些傷心事情,想到有味的時候,有時會不覺流下淚來,那時就感到說不出的快樂。現在卻再尋不到這種無根的淚痕了。哪個有心人不愛看悲劇,亞裏士多德所說的淨化的確不錯。我們精神所糾結鬱積的悲痛隨著台上的淒慘情節發出來,哭泣之後我們有形容不出的快感,好似精神上吸到新鮮空氣一樣,我們的心靈忽然間呈非常健康的狀態。Cogol的著作人們都說是笑裏有淚,實在正是因為後麵有看不見的淚,所以他的小說會那麼詼諧百出,對於生活處處有回甘的快樂。中國的詩詞說高興賞心的事總不大感人,談愁與恨卻是易工,也由於那些怨詞悲調是淚的結晶,有時會逗我們灑些同情的淚,所以亡國的李後主,感傷的李義山始終是我們愛讀的作家。天下最愛哭的人莫過於懷春的少女同情海中翻身的青年,可是他們的生活是最有力,色彩最濃,最不虛過的生活。人到老了,生活力漸漸消磨盡了,淚泉也幹了,剩下的隻是無可無不可,那種將就木的心境和好像慈祥實在是生的疲勞所產生的微笑——我所怕的微笑。十八世紀初期浪漫派詩人格雷在他的On a Distant Prospect of Eton College裏說:流下也就記下了的淚珠,那是照耀心胸的陽光。The tear forgot as soon as shed,The sunshine of the breast.

這些熱淚隻有青年才會有,它是同青春的幻夢同時消滅的,淚盡了,個個人心裏都像蘇東坡所說的“存亡慣見渾無淚”那樣的冷淡了,墳墓的影已染著我們的殘年。

(《淚與笑》,一九三四年六月上海開明書店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