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與經驗(2 / 2)

沒有嚐過窮苦的人們是不懂得安逸的好處的,沒有感到人生的寂寞的人們是不能了解愛的價值的,同樣地未曾有過經驗的孺子是不知道天真之可貴的。小孩子一味天真,糊糊塗塗地過日,對於天真並未曾加以認識,所以不能做出天真的詩歌來,笨大的爸爸們嚐遍了各種滋味,然後再洗滌俗慮,用鍛煉過後的赤子之心來寫詩歌,卻做出最可喜的兒童文學,在這點上就可以看出人世的經驗對於我們是最有益的東西了。老年人所以會和藹可親也是因為他們受過了經驗的洗禮。必定要對於人世上萬物萬事全看淡了,然後對於一二件東西的留戀才會倍見真摯動人。宋詩裏常有這種意境。歐陽永叔的“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同蘇長公的“存亡慣見渾無淚,鄉井難忘尚有心”全能夠表現出這種依依的心情。雖然把人世存亡全置之度外,漠然不動於衷,但是對於客子的思家同自己的鄉愁仍然是有些牽情。這種惘悵的情懷是多麼清新可喜,我們讀起來覺得比處處留情的才子們的濫情是高明得多,這全因為他們的情緒受過了一次蒸餾。從經驗裏出來的天真會那麼帶著詩情也是為著同樣的緣故。

藹裏斯在他的傑作《性的心理的研究》第六卷裏說道:“就說我們承認看著裸體會激動了熱情,這個激動還是好的,因為它引起我們的一種良好習慣,自製。為著恐怕有些東西對於我們會有引誘的能力,就趕緊跑到沙漠去住,這也可說是一種可憐的道德了。我們應當知道在文化當中故意去創造出一個沙漠來包圍自己,這種舉動是比別的要更壞得多了。我們無法丟去熱情,即使我們有這個決心;何爾巴哈說得好,理智是教人怎樣揀擇正當的熱情,教育是教人們怎樣把正當的熱情種植培養在人心裏麵。觀看裸體有一個精神上的價值,那可以教我們學會去欣賞我們沒有占有著的東西,這個教訓是一切良好的社會生活的重要預備訓練:小孩子應當學到看見花,而不想去采它;男人應當學到看見著一個女人的美,而不想占有她。”我們所說的天真常是躲在沙漠裏,遠隔人世的引誘這類的天真。經驗陶冶後的天真是見花不采,看到美麗的女人,不動枕席之念的天真。

人世是這麼百怪千奇,人命是這樣他生未卜,這個千載一時的看世界機會實在不容錯過,絕不可誤解了天真意味,把好好的人兒囚禁起來,使他草草地過了一生,並沒有嚐到做人的意味,而且也不懂得天真的真意了。這種活埋的辦法絕非上帝造人的本意,上帝是總有一天會跟這班劊子手算賬的。我們還是別當劊子手好罷,何苦手上染著女人小孩子的血呢!

(《淚與笑》,一九三四年六月上海開明書店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