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很久很久以前(1 / 2)

唐太宗年間,國力強盛,百國來朝,在長安城內一間叫至今都十分出名的客棧——悅來客棧的陰暗處,幾個乞丐正歪歪斜斜的靠在牆角,正午的陽光太過強烈,使得乞丐們也不得不收起手中的碗去休息納涼。

太陽西斜,乞丐們懶洋洋的站起身,或伸個懶腰,或打個哈欠,準備為今天的晚飯奮鬥。

待眾人走後,一個身材矮小瘦弱的孩童從角落的邊緣站起身,拿起旁邊的一個破碗,往人流洶湧的街上走去。

孩童大約8.9歲模樣,雖然全身衣褲破爛不堪,身上沒一處幹淨的地方,但那雙眼睛卻有神而純淨,使得整個人顯得靈氣十足。

孩童叫啞巴,這是這裏的乞丐們給他起的名字,蓋因孩童自打在這裏出現就從沒說過一句話,隻能哼哼唧唧,乞丐們自己猜測他是個啞巴,索性就給這個孩童起了個啞巴的稱號。

孩童從不需要刻意去乞討,每次隻要用他那爽靈動的雙眼眨巴著望向路人,沒人能狠下心輕輕的來,輕輕的走。所以小孩的生活也很不錯,但這個小孩有一個特點,就是從不多要,比如你中午給了他5文錢,或者一碗飯夠他填飽肚子,他絕不繼續去乞討,仿佛他不是一個乞丐似的,眼神的最深處有一股子驕傲,沒人能懂一個乞丐為什麼有那種驕傲。由於小孩的這種獨特的乞討方式,使得他在眾乞丐中屬於溫飽的中產階級,而在整個社會,被欺負的最慘的往往就是大部分的中產階級,太過底層的人是不屑去欺負,丟了身份,而太高層的又欺負不起。在平時,人們倒也不會去欺負啞巴,但在乞丐中也會有另類的。

“嘿,小啞巴,吃的什麼呢?”二狗子在啞巴的麵前蹲下身,小啞巴抬頭看了一眼二狗子,而後又埋頭於眼前的食物。

二狗子最不爽的就是這個啞巴的眼神,一個臭啞巴,長了那麼一雙靈動的眼睛,靠他那雙眼睛,不費什麼力氣就能得到人們的施舍,這如何不讓二狗子不爽,這就好比現在的人普遍會不爽那些好吃懶做的人一樣,其實大多數人隻是不爽自己沒有那個好吃懶做的資本罷了。

“小子,二少問你話呢,你沒聽到嚒?”正如很多劇本上有的,有壞人,自然有手下,而通常我們都叫他們跑龍套的。

不論在哪個階層,即使是社會的最底層,也會有更細致的階級分層,而這二狗子家裏世代乞討,是長安城乞討界的權威人士,也可以算是一個世家,而這二狗子更是城東乞討界數一數二的人物,蓋因他那一爽可憐中帶著怯懦的眼睛,著實也能得到人們的可憐,同行是冤家,更別提都靠眼睛過活的二人。

“他媽的。”見啞巴不理他們,二狗子大感沒麵子,一腳將啞巴手裏的飯給踢出老遠。

啞巴愣楞的看著那還在地上滾動著的碗,還有那可口的,從碗裏掉出來的飯菜,靈動的雙眼閃過一絲難過,難過後,自然是化悲痛為力量,一抬頭,一跺腳,惡向膽邊生,啞巴一手抓起旁邊的一塊石頭就往二狗子臉上招呼,二狗子也不愧是乞丐界新星,打架鬥毆的事平日裏也沒少做,這反應自然也是不慢,頭往後一仰,身子由於是半蹲著,腳下一用力,雙腳一蹬,就躲過了啞巴的一擊,而旁邊幾個人一見啞巴動手,手下也不慢,一擁而上,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