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天空博大,以便雲雀高飛——留一點餘地給自己(2)(1 / 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都可能在某些方麵與別人不同。朋友相處常常就會有大大小小的矛盾,當我們麵對這些矛盾時,不可以為“狹路相逢勇者勝”,因為勝的同時,一份友情也就消失了。《萊根譚》上說:“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食。此是涉世的一種手法。”

留一步,讓三分,是一種謹慎的處世方法,適當的謙讓不僅不會招致危險,反而是尋求安寧的有效方式。個人生活中,除了原則問題必須堅持,對於小事,對於個人利益,謙讓一定會帶來身心的愉快,以及和諧的人際關係。有時,這種“退”即是“進”,“舍”就是“得”。

交朋友,就像在跳交誼舞,有進有退,有退有進,有時,退一步路更寬。可能有這樣的經曆,去登一座有名的山,往往會直奔主峰,一是有點“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魄,二是聽說峰上有日出,有佛光,有雲海,十分迷人。所以對沿途的景色不屑一顧,等到了峰頂,已是氣喘如牛,滿身大汗,結果沒見到日出,也沒見佛光,偶見雲海,又覺得不過如此,掃興而歸。假如換一個角度,不要將目標定在頂峰,而是走到哪兒算哪兒,不慌不忙;一路走去,從容賞景,會覺得到處美不勝收,還會有意外的發現與驚喜。

交朋友也同樣。李進與劉文是同窗好友,他倆學成後,同分在一個單位工作,有一個經營推銷的位子空下來,兩人隻能去一個。誰都知道,這是個肥缺,但李進還是主動讓與了劉文,自己在文教科做職員。閑下來,他寫了幾篇爬格子的文章,報著試試看的態度投到報社,居然發表。以後,他堅持寫,以致小有名氣,成為單位的“一支筆”。

這一種方式,不刻意追求反而有所得,追求得太迫切、太執拗反而隻能徒增煩惱。以退為進,這種曲線的生存方式,有時比直線的生存方式更有成效。李進的自我籌劃,就讓他找到了更廣闊的天空。

朋友間要退讓一步,退一步會發現,活動空間是寬闊的,你會有多種的選擇。

讓三分還在於同朋友分享利益,也就是“禮讓三分”。除了請領導、同事的客之外,還與妻子買了大包小包的禮物,在不長的時間裏,陸續拜訪了許多的朋友。他對朋友說,感謝他們多年來的幫助、關照,讓朋友也高興高興。

當你的事業一帆風順時,一定要有謙讓三分的胸襟,必要時,犧牲一些自己的利益。假如你總是利益獨享,一毛不拔,本來你的成功已讓朋友眼紅,甚至不平衡,如此一來,更會引起朋友的疏遠和看不起。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用心琢磨一下便會明白鋒芒不可太露,出頭的椽子往往先爛。

退讓三分,必須在一個“忍”字上下功夫,學會忍耐朋友的小缺點,小錯誤,甚至忍耐朋友的不公和無禮。

一幫朋友在一起吃飯,一朋友將一碗熱湯弄翻,灑了旁邊一位朋友一身,他連忙道歉,說不小心,豈知旁邊的朋友沒容他說完,便對他說:“燙到你了嗎?”

這一句頗關心友人的反問,其實更勝過他說沒關係。那隻是一種容忍,而這句反問則讓他由被動的忍轉為主動的關心。倘若你被弄了一身湯,你隻是皺皺眉頭,盡管一個小動作,給朋友的感覺也會不對勁,他也會道歉,也知道他的失誤,但你的這個動作,會讓他吃到不對的味道,且不說你埋怨他幾句。

假如一個朋友誤解了你,當時他正在氣頭上,那麼你最好不要去辯解,即使他口不擇言,你也要學會原諒他。事後,當他知道真相時,他自然會對此表示歉意。活在世上,本來事情就千頭萬緒,又何必再為一些小事徒增煩惱呢?有些事,最終會讓朋友明白你是無過的,那麼,你最好跳出三界之外,忍一時風平浪靜。

6.以心換心,靈活化解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