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的意義及理論出發點(2 / 2)

同行模式(modèle collégial):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米利特(John D.Millette)(《學術共同體:一篇關於組織的論文》)和古德曼(Paul Goodman)(《學術共同體》)提出的。在這一模式中,決策不是通過個人或小組之間的命令和服從關係實現的,而是在達成一致目標的過程中實現的。

政治模式(modèle politique):1971年斯坦福大學的鮑爾德萊奇(J.Victor Baldridge)公開質疑同行模式,認為這種模式太過理想化,事實上,現實中的大學總是由許多利益集團構成的,它們各自擁有不同的目的與價值,其間的衝突亦在所難免。組織的決策並非來自單純的層級命令,也非來自成員的共識,而是各個團體競爭妥協的結果。這裏的“政治”是廣義的,指的是在開放、互動、多元的群體內,通過協商、妥協形成政策和決策,因此這一模式也被稱為“協商治理”模式。

官僚模式(modèle bureaucratique):美國學者斯特羅普(H.M.Stroup)在1966年提出的模式。1973年社會學家布勞(Peter Blau)發展了這一模式並用於描述大學組織所具有的科層特征。後來管理學教授明茨伯格發掘了大學同時具有“學術”和“科層”兩種特性,它將這種特征定義為“專業式官僚結構”,這種結構的特征是分工明確、層級分明,機構穩定而缺少變化,其權力不是完全來自職位的等級也並非集中在組織的高層(這一點不同於機械式官僚結構),專業在決策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有組織的無政府狀態與“垃圾桶”模式(les anarchies organisées & modèle de la “poubelle”):該模式明確了大學不同於其他組織機構的三個特征:目標的多元化、非物質生產係統、內部成員的流動性參與。後來科恩(Michael Cohen)、馬馳(James March)和奧爾森(Johan Olson)三人根據組織的這一特征提出了“垃圾桶模式”,這種拋棄了理性與協商的決策方式,常常是四種“流”的彙集:決策者、問題、選擇的機遇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相信,法國大學自治改革的研究是探究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一個切入點,法國大學自治改革的政策和經驗為我國高等教育去行政化、建立現代大學製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1] 和震.美國大學自治製度的形成和發展[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2.

[2] [荷]弗蘭斯·F.範富格特,王承緒等譯.國際高等教育政策比較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3] [美]伯頓·克拉克,王承緒等譯.高等教育新論——多學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4.

[4] 眭伊凡.大學校長的教育理念與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3.

[5] Christine Musselin,La longue marche des universités fran?aises[M],Paris,PUF,2001.p.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