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句老話:“看得破,帶得過。”向來談這話的人,都是根據佛老哲學,作為一個消極打算。其實,把意思積極起來,也是很通的。譬如蘇聯的五年計劃,美國的對德日的軍事準備,都是根據數目字,有一個徹底的算法,然後逐步實現。數目字算得精確,這是看得破;全力以赴,終於成功,這是帶得過。這個邏輯,絕不含糊。
就精神方麵講,中山先生四十年的革命奔走,我國抗日的八年抗戰,都是看破了理有固然,勢有必至,然後排除萬難,到底達到了目的。假如我們看得模糊,當然帶不過去,也許在滿清手上,就被瓜分了。也許抗戰兩三個年頭之間,被汪精衛分子所動搖,會造成了遠東悲慘的局麵。
話又說回來,看是人人都會看的。要問你在哪一個角落看?要問你是否帶了有色眼鏡看?要問你是否根據科學的理智的意識看?如其不然,在一張白紙上,誰都可以起草一個幻想的計劃,打他的如意算盤的。
原載1945年11月10日重慶《新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