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2月,他們在英國利物浦港登岸後直接返回故鄉鄧弗姆林。離蘇格蘭每近一點,卡內基的心跳動得便愈加厲害。
母親和卡內基一樣的感慨萬分,熱淚不禁奪眶而出。卡內基愈安慰她,她哭得反而愈傷心。帶著激動興奮的心情,他們終於抵達了鄧弗姆林。街道上的情景一切如舊,但在卡內基看來,似乎所有的景物都比想象中的小,連街道上的房屋都好像小人國裏的房子一樣,這使卡內基感到十分奇怪。他當時已經興奮得忘記了自己已經長成大人了!
他們來到了叔叔的家,當卡內基走進以前叔叔常給他講故事的房間時,不禁激動得大喊起來:“一切的一切都和以前我離開它們時一模一樣,不過每一樣東西都像兒童玩具一樣小。”隻有一樣東西,仍然和卡內基夢想中的完全相同,那就是那棟古老的修道院和雕刻在塔頂上的字。卡內基回到故鄉以後,再一次聽到寺院的鍾聲時,那古老的鍾聲好像滲入了他的細胞一樣,在他身體裏回響著,把他的心靈拉回到了童年時代。
他們就住在叔叔的家裏,在這裏,他們又恢複了以前的生活。叔叔也毫無變化,他曾經為卡內基花費很多心血,使得卡內基在8歲時就成為幻想家、愛國者,甚至於詩人,叔叔的教育直到最後都一直影響著卡內基。雖然現在卡內基已經是個成年人了,但是隻要一和叔叔談話,卡內基的心情就會立刻倒退20年,就連表情、動作都和當年一樣,十分認真地聆聽叔叔所說的每一句話。卡內基是那麼興奮,以致整夜無法入睡。但多美好的旅行也總是要結束的,幾個星期之後,他們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再次離開了故鄉。
當卡內基回到匹茲堡管區那天,受到了廠區盛大而熱烈的歡迎。那一天管區的鐵路人員整齊地排列在鐵路的沿線上,當卡內基乘坐的火車通過時,他們不停地大聲歡呼,迎接他的歸來。卡內基想這可能是因為平常他待他們十分友善和關懷,所以他們利用這次的機會來表示感謝。他們這種報答方式,使卡內基覺得異常欣慰。經曆了一趟故鄉的旅行,卡內基已經恢複了健康,於是馬上開始投入工作。
由於戰爭的原因,鐵的價格一再暴漲,曾經漲到每噸130美元,甚至於就是以這個價錢去購買,也因運輸的關係而很難買到。另外,美國鐵路的鐵軌因為年久失修而磨損得厲害,正處於危險的狀態,安全隱患越來越大。在南北戰爭爆發前,匹茲堡的鐵廠如同雨後春筍般蓬勃出現,但鋼鐵、鐵路和造船工業的發展卻還隻是起步階段。卡內基分析著,如果自己能生產出鋼鐵,那將會解決很多問題。他意識到鋼鐵時代即將來臨,他必須捷足先登。於是,卡內基和湯姆·米勒先生合夥創立了一家橋梁製造工廠,除了製造火車頭外,還準備架建鐵橋。
開始時,他們想在俄亥俄河上架設一座鐵橋,因此著手研究如何在90米的河麵上架設鐵橋。現在說起來,當然極為簡單,可是在當時卻是十分困難的事。很多人抱著懷疑的態度,認為這件事根本不可能實現,於是冷眼旁觀。
但卡內基卻決定試一試,他先請設計師畫好設計圖樣。經過仔細的研究討論後,卡內基說:“這是可行的,如果連這種鐵橋都不能架設起來,那麼以後要在密西西比河架橋時怎麼辦?所以我們一定要試,而且非試不可!”卡內基以堅定的口吻和具有說服力的理論說服了合夥人,簽訂了承造契約,隨後他們加緊開工。一次,鐵路公司的董事長到現場視察,他看到地上有很多鑄鐵製的鐵樁,就對卡內基說:“想把這些笨重的鑄鐵豎起來,就已經很困難了,要讓笨重的火車在上麵行駛,更是不可能的事。”他的這番說辭沒有動搖卡內基,後來,鐵橋不但架設完成,而且列車在上麵可以用與路麵上同樣的速度奔馳。這些無可爭辯的事實擺在眼前時,鐵路公司的董事長也不得不改變原來的想法。橋梁製造的工作一直令卡內基十分滿意,其他從事於架設鐵橋的公司全都失敗了,隻有他們受到全國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