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澈的月色中,一艘大船從匹茲堡駛出,遲緩地發動機聲音在河麵上響起,這艘船拖著2艘舢板朝霍姆斯特德工廠的碼頭駛去。拖船的船艙和舢板上,有十幾名彪形大漢,他們身上別著槍,全副武裝。這艘來自警備公司的船隻將要執行一個阻止罷工的警備任務,說白了,就是暴力鎮壓罷工。他們將要去暴力鎮壓的那家工廠就是卡內基的其中一處產業。而此時的卡內基正在妻子的陪伴下,在蘇格蘭高地避暑。他走後,公司卻發生了自創立以來最大的一次罷工事件。

過去公司和員工之間的人際關係,都是由卡內基親自管理,這對卡內基來說,是一件愉快的工作。如今霍姆斯特德工廠發生罷工事件,卡內基卻身在國外,完全與員工隔絕。同時,由於弗裏克董事長認為對員工們的任何要求,卡內基都會答應或讓步,所以他並不希望卡內基立即返回美國。而卡內基的信念是,如果雇主和雇員彼此當做是朋友,就一定會產生良好的人際關係。撇開這種人際關係不談,僅針對經濟方麵來說,如果雇主對勤勉的員工給予較高的待遇,也會產生良好的結果。他始終認為,一個企業或一家公司,尊重員工是一項最有利的投資。

當時公司方麵已經采用貝西默式開放爐,以及其他相關的發明,使得鋼鐵的生產比以前多了60%。按照契約的規定,員工的工資也應該增加60%。但是公司方麵認為各項設備仍需繼續改良,因此就把工資的增額暫限為30%,把其餘的部分用在各項設備經費上。公司曾答應員工們到了適當時機,一定會把餘額分配給他們。可是員工們對這個答複十分不滿,於是推派代表向公司表示他們不同意公司的決定,堅持要求馬上拿到應得的60%的利潤,否則立即停工。

事實上,公司不可能答應他們的要求,而且董事們對這件事也很不高興。就算當時卡內基在場,相信也會拒絕這種要求的,卡內基認為公司的態度並沒有錯。沒想到,後來的演變卻越來越糟。如果按照卡內基的做法,遇到和員工之間有意見衝突時,會采取持久戰術,慢慢地設法說服他們,使他們了解他們所要求的並不公平。但是當時廠內一些從員工節節上升的幹部們,急於解決這件事情,便去說服不參加罷工的3000名員工到罷工工廠去接替工作。這種做法真是大錯特錯,公司不應該把幾十年來辛勤工作的人員趕出工廠而采用新人。

不幸的是,騷動終於越鬧越大,保安人員不得不率領國防軍進駐工廠,包圍這200多名罷工人員,以保護3000名非工會的員工。這下子更激起200多名罷工人員的憤怒,他們的行動逐漸粗暴起來,他們拿著步槍威脅或攻擊其餘的3000名員工。董事長弗裏克雇傭的警備人員進入工廠內,動用武力。一時間槍聲四起,汽油也傾倒入河中,與發射而出的炮彈擦出了火焰,舢板船被燒毀,造成了十餘人死亡,數十人受傷,那些警備人員被迫解除武裝,被拉到街上遊行。最後賓州州長隻得派出8000名地方軍隊來保護工廠,事件終於演變成勞資爭議的最惡劣場麵。

不幸的事件發生兩天後,卡內基才聽到這個消息。在卡內基的一生中,再沒有一件事給予他這麼深刻的創痛。麵對這個局麵,他第一次感到束手無策。這時候卡內基接到一封電報,它是由一位他所認識的工會會員寄來的,其內容如下:

親愛的董事長,請你指示我們該怎麼辦,我們一定會按照你的指示去做。

這封電報十分真誠感人,可是太遲了,工廠已經交到州長手中,一切都太遲了。當時,一般社會大眾都批評卡內基是一個無德的經營者,並再三嚴厲責備他,他們不曉得事情發生時他身在國外,和罷工事件毫無關聯。尤其是在工廠中有幾名員工被殺之後,他們更將這些責任全部推到卡內基的身上。

卡內基的立場是違反常情的……由於不知羞恥地追求財富,這位美國自由主義者破壞了他自己因其向故鄉捐贈圖書館而獲得的榮耀……隻要這位卑劣者說一句話,流血的慘劇或許就可以避免,據說現在卡內基還沒有回美國的意思……

社會各界爭相發表抨擊卡內基的言論,包括他的出生地英國在內。麵對這樣的指責與謾罵,卡內基沒有作過多的解釋。幸好,後來當卡內基被推舉為全國市民聯盟的主席時,這種加在他身上的侮辱終於獲得冰釋了。

被推舉為主席委實令卡內基深感意外,因為他是雇主,而不是勞工。隻是他對於謀求勞工的幸福一向不落人後,他對待工人們總是賦予溫暖的同情和關懷,使得公司的員工也對他產生敬愛之心。勞工界之所以給予他這項崇高榮譽,想必是經過一番考慮的。在推舉會上,他曾委婉地拒絕他們這番好意,並向他們解釋:“我有一個怕熱的老毛病,每年到了夏天一定要到別處去避暑,一年四季中,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突發事件,因此恐怕很難勝任這個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