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接前言。那“全”是太婆姐的老公是也……也可能昨日“意猶未盡”,今“同樣時間”又來也。
“他是喝汽油喝死的!”她說。書家問之,知她的老公是在五十多歲就死了的,從事和飛機相關的工作。“是幹運五?運五飛機倒是在航前有一道工作是要‘虹吸’……”書家思想著,又不好問她更多的東西。再說,她也不懂啊。隻是聽她說,她的男人死了有二十二年了,叫“全”、是“5741”單位的……書家過後又思:二十二年前那運五是早就沒有再飛了的。這“5741”是哪個單位?
太婆的姐“似乎”對書家“很有好感”,“神吹”一通告辭走也。
話說,時到了2017年09月13日。書家先有言:“老伴盯著都是舒服地。”
“對麵那病床……我說了一句話,把那老太婆說哭了!那老頭九十歲了,眼睛虛虛的,他來醫院在照顧九十歲的老伴。旁邊有個三十歲女的,她在照顧她九十多歲媽。她說:‘老伴是需要表現的!’我說:‘老伴不需表現!盯著都是舒服地!’對麵床上那九十多歲太婆傷心了,眼淚花‘跟’著流,‘我老伴幾年前走了!’她老伴八十九歲走的。”老婆“喜串門”。她在這下午沒事時,就到其他病房……回來後,繪聲繪色地講著。
話說這書家有“感”。
“早先我以為自己會長生不老,但現在我知道了自己會死!”十三日在和老婆閑談中,書家言。地點是在水晶家後花園旁,從自家樓下梯口後的車道上。時間是晚飯後。老婆聽後似無語狀。
書家先有交代:“高級糖尿病醫生”要來看書家。
話說時間到了2017年09月15日。早上十時許。那中年膚中長麵美眸“女”身穿白大褂的郭主任醫師(其五十歲樣,中等個。其人瘦、長臉中等眼。),在十點過查房時笑著說:“你先別走。等一位高級糖尿病醫生來看你。”同時,她用右手摸我肩膀(吾輩穿一黑白相間橫杠內衣),後叮囑著不要走之類語,走出這七號病房……都下午三點了,書家輩和老婆猜測了很多關於來人的真相。因為書家輩小有名氣?因為將書家輩病情作為教學案例?-“不止一個人!”老婆言。在興奮猜測中,房間燈被突然按亮(頭頂雙燈管),躺在這半斜狀床上的書家看時,是那中年中瘦個長臉眯眼主治男醫生,跟進一瘦高個圓臉大眼、身著警服四十左右的帥哥!他首先問我早先是否有糖尿病史,又問吃過藥否?我如實答:“五年前查是12,後,不吃‘可樂’就好了!今年,飲食上沒注意。又得了。”他看了病曆和問了一些比如最近的血糖值一些情況後,他言:“空腹:4~6為正常、餐後7~8為正常。”我又問其頸動脈有“斑結”之事。“隻能靠控製血糖、血脂。”他言。“那‘結’不會自己消失。”他又道。後,即和那位“主治醫生”同走也。“我還以為是位白發老頭來呢!”我思著,和老婆說著。老婆“應”。
話說,時間到了2017年09月15日。書家於成都水晶家中。
“這次住院讓我輩學會了怎樣吃東西。”晚上,躺在床上的書家想著。“‘以後不要吃水果了!’上海人民醫院那位中年中等個團圓臉小眼女醫生查房時‘凶言’。‘定量、多餐!一點點飯!’這成都警官總醫院中個長臉眯眼中年男‘平’醫生言!這中年瘦小個長臉美眸女‘郭’主任醫師,則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尖‘圈’著言:‘定量多吃菜!定量吃兩塊肉,不吃肥肉。可每日一蛋,可吃同米飯等量麵食!’”書家又回想起來。“這些日如此餐食,血壓、血糖基本正常也。一輩子都要如此也,加每日運動!”書家想著。
且說這16日的中午時分,書家和老婆走在這成都市文昌路的馬路上,書家言:“我現在的心態都有些改變,死過一回的人,肯定是不一樣的。”老婆“應”著,也說了些其他的話。時是蔭雨天氣。天上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這路邊的--不知名的樹上有隻鳥兒在叫,“啾啾!”“還好,還是人間好!聽到這鳥兒在叫。”書家不覺由不住地對同路的老婆說著。老婆在小聲笑著。
正是:久病成醫妙語言,醫界指點茅塞開。
欲知後事如何發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