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伯偷了銅酒壺之後,每當他一拿著酒壺喝酒的時候,老廚子就問他:
“有二爺,喝酒還是銅酒壺好呀,還是錫酒壺好?”
有二伯說:
“什麼的還不是一樣,反正喝的是酒。”
老廚子說:
“不見得罷,大概還是銅的好呢……”
有二伯說:
“銅的有啥好!”
老廚子說:
“對了,有二爺。咱們就是不要銅酒壺,銅酒壺拿去賣了也不值錢。”
旁邊的人聽到這裏都笑了,可是有二伯還不自覺。
名師點評
麵對廚子和眾人的嬉笑,有二伯後知後覺,這體現了人物憨直的一麵。
老廚子問有二伯:
“一個銅酒壺賣多少錢?”
有二伯說:
“沒賣過,不知道。”
到後來老廚子又說五十吊,又說七十吊。
有二伯說:
“哪有那麼貴的價錢,好大一個銅酒壺還賣不上三十吊呢。”
於是把大家都笑壞了。
自從有二伯偷了澡盆之後,那老廚子就不提酒壺,而常常問有二伯洗澡不洗澡,問他一年洗幾次澡,問有二伯一輩子洗幾次澡。他還問人死了到陰間也洗澡的嗎?
有二伯說:
“到陰間,陰間陽間一樣,活著是個窮人,死了是條窮鬼。窮鬼閻王爺也不愛惜,不下地獄就是好的。還洗澡呢!別玷汙了那洗澡水。”
老廚子於是說:
“有二爺,照你說的窮人是用不著澡盆的囉!”
有二伯有點聽出來了,就說:
“陰間沒去過,用不用不知道。”
“不知道?”
“不知道。”
“我看你是明明知道,我看你是昧著良心說瞎話……”老廚子說。
於是兩個人打起來了。
有二伯逼著問老廚子,他哪兒昧過良心。有二伯說:
名師點評
有二伯“一輩子沒昧過良心”,這是在自欺欺人,可見他也是個好麵子的人。
“一輩子沒昧過良心。走的正,行的端,一步兩腳窩……”
老廚子說:
“兩腳窩,看不透……”
有二伯正顏厲色地說:
“你有什麼看不透的?”
老廚子說:
“說出來怕你羞死!”
有二伯說:
“死,死不了;你別看我窮,窮人還有個窮活頭。”
老廚子說:
“我看你也是死不了。”
有二伯說:
“死不了。”
老廚子說:
“死不了,老不死,我看你也是個老不死的。”
有的時候,他們兩個能接續著罵了一兩天,每次到後來,都是有二伯打了敗仗。老廚子罵他是個老“絕後”。
有二伯每一聽到這兩個字,就甚於一切別的字,比“見閻王”更壞。於是他哭了起來,他說:
“可不是麼!死了連個添墳上土的人也沒有。人活一輩子是個白活,到了歸終是一場空……無家無業,死了連個打靈頭幡的人也沒有。”
名師點評
哭訴的話表明了有二伯心中最大的執念,說明他對自己的悲慘未來有清醒的認識。
於是他們兩個又和和平平地,笑笑嬉嬉地照舊地過著和平的日子。
十二
後來我家在五間正房的旁邊,造了三間東廂房。
這新房子一造起來,有二伯就搬回家裏來住了。
我家是靜的,尤其是夜裏,連雞鴨都上了架,房頭的鴿子,簷前的麻雀也都各自回到自己的窩裏去睡覺了。
這時候就常常聽到廂房裏的哭聲。
有一回父親打了有二伯,父親三十多歲,有二伯快六十歲了。他站起來就被父親打倒下去,他再站起來,又被父親打倒下去,最後他起不來了,他躺在院子裏邊了,而他的鼻子也許是嘴還流了一些血。
名師點評
父親為什麼打有二伯沒說,卻留下了懸念,為後文有二爺上吊、投井埋下了伏筆。
院子裏一些看熱鬧的人都站得遠遠的,大黃狗也嚇跑了,雞也嚇跑了。老廚子該收柴收柴,該擔水擔水,假裝沒有看見。
有二伯孤伶伶地躺在院心,他的沒有邊的草帽,也被打掉了,所以看得見有二伯的頭部的上一半是白的,下一半是黑的,而且黑白分明的那條線就在他的前額上,好像西瓜的“陰陽麵”。
有二伯就這樣自己躺著,躺了許多時候,才有兩個鴨子來啄食撒在有二伯身邊的那些血。
那兩個鴨子,一個是花脖,一個是綠頭頂。
有二伯要上吊,就是這個夜裏,他先是罵著,後是哭著,到後來也不哭也不罵了。又過了一會,老廚子一聲喊起,幾乎是發現了什麼怪物似的大叫:
“有二爺上吊啦!有二爺上吊啦!”
祖父穿起衣裳來,帶著我。等我們跑到廂房去一看,有二伯不在了。
老廚子在房子外邊招呼著我們。我們一看南房梢上掛了繩子,是黑夜,本來看不見,是老廚子打著燈籠我們才看到的。
南房梢上有一根兩丈來高的橫杆,繩子在那橫杆上悠悠蕩蕩地垂著。
有二伯在哪裏呢?等我們拿燈籠一照,才看見他在房牆的根邊,好好的坐著。他也沒有哭,他也沒有罵。
等我再拿燈籠向他臉上一照,我看他用哭紅了的小眼睛瞪了我一下。
過了不久,有二伯又跳井了。
是在同院住的挑水的來報的信,又敲窗戶又打門。我們跑到井邊上一看,有二伯並沒有在井裏邊,而是坐在井外邊,而是離開井口五十步之外的安安穩穩的柴堆上。他在那柴堆上安安穩穩地坐著。
我們打著燈籠一照,他還在那裏拿著小煙袋抽煙呢。
老廚子,挑水的,粉房裏的漏粉的都來了,驚動了不少的鄰居。
他開初是一動不動。後來他看人們來全了,他站起來就往井邊上跑,於是許多人就把他抓住了,那許多人,哪裏會眼看著他去跳井的。
有二伯去跳井,他的煙荷包,小煙袋都帶著,人們推勸著他回家的時候,那柴堆上還有一枝小洋蠟,他說:“把那洋蠟給我帶著。”
後來有二伯“跳井”“上吊”這些事,都成了笑話,街上的孩子都給編成了一套歌在唱著:“有二爺跳井,沒那麼回事。”“有二伯上吊,白嚇唬人。”
老廚子說他貪生怕死,別人也都說他死不了。
以後有二伯再“跳井”“上吊”也都沒有人看他了。
有二伯還是活著。
十三
我家的院子是荒涼的,冬天一片白雪,夏天則滿院蒿草。
風來了,蒿草發著聲響,雨來了,蒿草梢上冒煙了。
沒有風,沒有雨,則關著大門靜靜地過著日子。
狗有狗窩,雞有雞架,鳥有鳥籠,一切各得其所。唯獨有二伯夜夜不好好地睡覺。在那廂房裏邊,他自己半夜三更的就講起話來。
“說我怕‘死’我也不是吹,叫過三個兩個來看!問問他們見過‘死’沒有!那俄國毛子的大馬刀閃光湛亮,說殺就殺,說砍就砍。那些膽大的,不怕死的,一聽說俄國毛子來了,隻顧逃命,連家業也不要了。那時候,若不是這膽小的給他守著,怕是跑毛子回來連條褲子都沒有穿的。到了如今,吃得飽,穿得暖,前因後果連想也不想,早就忘到九霄雲外去了。良心長到肋條上,黑心痢,鐵麵人,……”
名師點評
這是在發泄滿腹的牢騷。被打了,丟了麵子;上吊投井“作秀”,被眾人笑話膽小,也丟了麵子了。隻好在半夜裏咒罵來發泄。這是一個多麼渴望被關注的人啊!
“……說我怕死,我也不是吹,兵馬刀槍我見過,霹雷,黃風我見過。就說那俄國毛子的大馬刀罷,見人就砍,可是我也沒有怕過,說我怕死……介年頭是啥年頭,……”
那東廂房裏,有二伯一套套地講著,又是河溝漲水了,水漲得多麼大,別人沒有敢過的,有二伯說他敢過。又是什麼時候有一次著大火,別人都逃了,有二伯上去搶了不少的東西。又是他的小時候,上山去打柴,遇見了狼,那狼是多麼凶狠,他說:
“狼心狗肺,介個年頭的人狼心狗肺的,吃香的喝辣的。好人在介個年頭,是個王八蛋兔羔子……”
“兔羔子,兔羔子……”
有二伯夜裏不睡,有的時候就來在院子裏沒頭沒尾的“兔羔子、兔羔子”自己說著話。
半夜三更的,雞鴨貓狗都睡了。唯獨有二伯不睡。
名師點評
作者用幽默的手法,形象地寫出有二伯半夜三更不睡覺老在發牢騷的畫麵。
祖父的窗子上了簾子,看不見天上的星星月亮,看不見大昴星落了沒有,看不見三星是否打了橫梁。隻見白煞煞的窗簾子被星光月光照得發白通亮。
等我睡醒了,我聽見有二伯“兔羔子、兔羔子”地自己在說話,我要起來掀起窗簾來往院子裏看一看他。祖父不讓我起來,祖父說:
“好好睡罷,明天早晨早早起來,咱們燒苞米吃。”
祖父怕我起來,就用好話安慰著我。
等再睡覺了,就在夢中聽到了呼蘭河的南岸,或是呼蘭河城外遠處的狗咬。
於是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一個大白兔,那兔子的耳朵,和那磨房裏的小驢的耳朵一般大。我聽見有二伯說“兔羔子”,我想到一個大白兔,我聽到了磨房的梆子聲,我想到了磨房裏的小毛驢,於是夢見了白兔長了毛驢那麼大的耳朵。
我抱著那大白兔,我越看越喜歡,我一笑笑醒了。
醒來一聽,有二伯仍舊“兔羔子、兔羔子”的坐在院子裏。後邊那磨房裏的梆子也還打得很響。
我夢見的這大白兔,我問祖父是不是就是有二伯所說的“兔羔子”?
祖父說:
“快睡覺罷,半夜三更不好講話的。”
說完了,祖父也笑了,他又說:
“快睡罷,夜裏不好多講話的。”
我和祖父還都沒有睡著,我們聽到那遠處的狗咬,慢慢地由遠而近,近處的狗也有的叫了起來。大牆之外,已經稀疏疏地有車馬經過了,原來天已經快亮了。可是有二伯還在罵“兔羔子”,後邊磨房裏的磨官還在打著梆子。
十四
第二天早晨一起來,我就跑去問有二伯,“兔羔子”是不是就是大白兔?
有二伯一聽就生氣了:
“你們家裏沒好東西,盡是些耗子,從上到下,都是良心長在肋條上,大人是大耗子,小孩是小耗子……”
我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我聽了一會,沒有聽懂。
閱讀鑒賞
在本章中,作者以兒童的眼光看生活中的小人物——有二伯,在有二伯貌似矛盾的一些語言動作中將一個生活窘迫、孤立無援的小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的麵前。有二伯在人前不愛說話,是因為他的話沒有聽眾;有二伯喜歡與小動物對話,是因為他內心孤獨;有二伯偷東西賣,是因為他走投無路。作者將對有二伯的同情滲進了字裏行間。
知識拓展
梆子
梆子,又名梆板,打擊樂器,約在明末清初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柱形,直徑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厘米,厚4厘米。
考題鏈接
判斷正誤:
1.有二伯有家眷。( )
2.養豬的人家喜歡在一起唱著秦腔,拉著胡琴。( )
3.趕車的那戶人家跳大神是為了給小團圓媳婦治病。( )
4.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這廟會的土名叫做“趕集”。( )
5.《呼蘭河傳》主要是作者回憶童年時和慈愛的父親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 )
6.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曆,並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
[1] 打槳杆:一種小孩子玩的遊戲。
[2] 掮著: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