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永遠年輕(1 / 1)

——訪中國著名劇作家胡小孩先生

幾十年前的四月杭城,天氣格外嬌美豔麗,雖已是初夏季節,但仍帶有幾分絲絲春意,讓中外遊客頗感舒適愜意。在一個陽光明媚、春風和煦的上午,經事先浙江省藝術研究所的老師電話預約,我九點整準時叩開了中國著名戲劇作家胡小孩老師辦公室的門。我說明來意後,胡老熱情地招呼我就座。現顧四周,我不禁愕然,作為中國戲劇界“大腕兒”的辦公環境竟如此簡陋,除了寫字桌和兩張舊沙發,就剩一個舊書櫃,裏麵塞滿了大小著作和其他書籍。以此看出胡老為人的素樸與隨和,我頓時肅然起敬。

當我麵對著這位創作經驗頗豐的老學者時,猶如身處在藝術殿堂在聆聽胡老的諄諄教誨,感慨萬千。

我拿出了赴杭州前夕創作的兩篇拙作,恭請胡老指教。他細看一遍之後,首先在思路上進行了肯定,給予“思路不一般、構思新穎”的評價,然後又很快地指出了我作品的不足之處,包括創作語言、文字處理等要點,似乎像這樣的專業話題正吻合他的思緒,滔滔之聲不絕於耳,我幾乎沒有插話的機會。他說,一部好的戲劇作品來源於生活本身,隻有紮實的生活基礎,才有豐富的合理想象力和文字素材;其次是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要多實踐、多觀看舞台劇的演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後者較為重要,因為一部成功的劇作最終要在舞台上得以驗證和鑒賞,隻有這樣,才可以一目了然地品味出它的獨到之處,而這對於學習戲劇文學的學子來說,我又是難能可貴的。當我問及如何處理情節時,胡老說,戲劇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矛盾衝突情節,矛盾衝突是情節的基素,這裏所講的矛盾衝突與平日所言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抽象的。無論是正麵意義,還是反麵意義,都應該體現這一矛盾情節。在設計人物時必須依據矛盾衝突的相互製約來充分調動人物的創造主動性,再結合藝術創作的真誠來完成人物塑造的藝術形象。

當我對當今戲劇事業陷入低穀狀態表示憂慮時,胡老則樂觀地認為,作為影視藝術的源泉的戲劇舞台,有朝一日一定會散發出它原有的光輝,戲劇是一項嚴肅的藝術門類,是極有欣賞價值、研討價值和表現價值的。自古至今,中國有數倍的戲劇精品成為華夏民族的文化寶庫遺產,這對我國的藝術事業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依靠現在的年輕戲劇工作者的努力和探索,它的輝煌之日是指日可待了。聽了這深情的話語,作為文學創作門下的一名虔誠“教徒”,我頗感欣慰和喜悅。

胡老淵博的學識,來源於他多年的舞台表演實踐和對戲劇藝術創作事業孜孜以求的追求。他八歲開始登台演戲,而家鄉永康又是戲曲多產聖地,對他幼小的心靈起到了熏陶作用。至今,他已為觀眾塑造了眾多舞台形象,深深地烙印在觀眾的心目中。他不僅在舞台上盡情地展示著表演才華,幕後亦撰著了大量的戲劇作品和學術理論著作,至今,已出版發行了眾多專著,成為戲劇界研討的寶貴財富。

胡老曾以中國文化使者的身份出訪過前蘇聯、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為中國和國際社會的友誼與和平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他雖然擔任眾多社會職務,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政協委員、原杭州大學兼職教授等等,然而在繁忙之中,他還堅持帶研究生,為的是將自己畢生研究的戲劇理論成果傳授給青年一代,和他們一起攜手將處於低潮的戲劇事業推向新的局麵。

胡老對古城衢州也甚為了解,這或許是因他曾在被國人稱為“中華圍棋仙地”——爛柯山下的浙江工學院浙西分校講學。那次講學在校園裏引起轟動,他幽默、淵博的學識使得講授一次次喚起學生的熱烈掌聲,被學生們視為難得的知識享受。他對當今的衢州以及著名化工基地——巨化集團有限公司的經濟發展也頗為關注。當我告訴他現在的衢州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人們對話劇(特別是戲劇小品)也頗為偏愛時,他高興地說:“是的,是的,這是好事。你們衢州以前的郭書記、郭市長也很喜愛戲劇藝術嘛。”胡老雖已是耄耋老人,但對衢州的記憶和廣闊的知識麵,使我對他油然而生出敬仰之情。

拜訪時間悄然而過,當我得知胡老是浙江省第五屆戲劇節負責人之一,並且有去省文化廳參加會議的安排,我也不便再打擾,便起身向他告辭。臨別,我請胡老給我們青年學生提點厚望,他愉快地答應了,思索片刻,在贈送給我的他的著作《胡小孩劇作選》書的扉頁上寫下了剛勁有力的幾個大字:“戲劇有了青年,戲劇就變得年輕了,更有希望了。——胡小孩,於1993,4,29,杭州。”

拜訪胡老的時間雖不長,但他的創作經驗之談及情意深重的諄諄教導,已縈懷在我的心間,讓我永生難忘。

——胡老,在我心目中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