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天使和猴子(1 / 3)

這件事如果不是真實發生,我似乎會覺得隻會出現在書本上。我和陳婷同樣是從婚戀網認識的。

她28歲,老家是哈爾濱的,有著東北女孩特有的氣質和高挑,頗具明星範兒。令我更加對她看好的是,我們有著相同的上進心。

陳婷對北京戶口、車子、房子壓根沒提,在她看來,有理想的人,才是過得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這麼漂亮的女孩,還如此上進的,遇到她真是三生有幸。現在的美女們,多數都被男人們捧著,甚至有的價值觀已經扭曲。

比如《非誠勿擾》的女嘉賓馬諾,有一句經典的語錄是:“寧可在寶馬車裏哭,也不願意在自行車後麵笑。”

社會上讚同馬諾的女人不在少數,我也認為女孩子現實一些,恰恰是成熟的表現。大家要弄清楚,現實不代表拜金,你都坐在寶馬車裏哭了,難道還能說自己幸福嗎?如果幸福幹嘛還哭呢?

很多人並沒有弄清楚“現實”和“拜金”的區別,導致把拜金當做了現實。我也不讚同大家去愛一個窮光蛋,社會始終是公平的,窮光蛋肯定有著自己的惰性和思維局限。如果都去找大款,即使當小三都願意,這就是拜金的表現了,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出賣了,成為了金錢的奴隸。

陳婷的出現,使我相信了浮躁的社會照樣有好女孩。每天我們都會煲一個小時電話粥,我們價值觀的相同,會有說不完的話。我們一起暢談理想,一起抒懷,一起罵人,都有著一致的節奏和情調。

有人說,在北京工作的人,沒有時間談戀愛。那些都是借口,當你對一個女孩子足夠動心,你總會抽出時間和她在一起。

我是一個惜時如金的人,晚上不是看書,就是在思考作品的創作。很少會去和朋友們應酬或者打牌,我認為那些都是在浪費時間。我和父母每天都通電話,聊幾分鍾就掛了,省下時間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

陳婷的電話,我向來都不會算計時間和電話費的,總是不知不覺中就聊了一個多小時。周末,我們多數時間是擬在一起,短短的兩個月,我們的感情迅速升溫。如果雙方的父母沒意見的話,我們就可以領證了。

我提議先見見我的父母,北京到石家莊比較近。陳婷卻說,她在北京有一個師父,像父親一樣的關心她,也非常受她的敬重。師父是她在北京唯一的親人,想先讓他師父對我進行“麵試”。

陳婷是佛教徒,她的師父是來北京後認識的。我也很推崇佛教,有信仰的人做事情更讓人放心。

無論一個國家還是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信仰的話,都是很可怕的,人們做事情就不會有道德底線,無論多麼健全的法律,都會有人鑽空子。

陳婷那位師父既然是佛教徒,我頓時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陳婷還說,她師父可以通靈,可以看到你的前世。

“啊?不會吧。”

“我就被他看到過前世。”

我搖了搖頭,說:“小心對方騙你。”

“不許你這麼說我師父。”陳婷又說:“我師父還可以控製夢,他讓你做什麼夢,你就會做什麼夢!”

“不會吧……”

我摸了摸陳婷的額頭,溫度是正常的,我才放心下來。好奇心讓我想立刻見見這位神奇的大師,看一看,這個人究竟何許人也。

周末,陽光明媚。

我們約好去拜訪她的師父,為了討好那位“半仙”,我還買了一大堆禮品。陳婷把這位師父當做在北京唯一的長輩,師父這一關過了,我們的婚事就成功一多半了。

陳婷讓我在雍和宮門口等她,本以為她師父是雍和宮裏的一位法師。她卻帶我來到雍和宮門外的算命一條街。

我越走越覺得不對勁兒,這條胡同裏,有好多個門店,門口幾乎都站著一些穿著道士或者僧人衣服的人。見到我們走過來,那些人恨不得拉住要送“幾句話”,還聲稱“不準不要錢”,為的就是忽悠你掏錢算一卦。

好不容易擺脫了那些人,陳婷帶著我繼續往裏走。我開始對那位師父質疑了,問:“你師父怎麼會在這種地方?”

“這裏的人都是神人。”

“神經的神吧。”

陳婷瞪了我一眼,我沒吭氣。不管人家師父是做什麼的,咱不能不尊重長輩,我這次拿出拜見嶽父大人的態度去見那位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