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在前,佛爺的話也不管用了,在多次勸說無效之後,貢嘎堅讚無奈,隻好獨自去找顧同,希望顧同可以收回詔命,將這些狐狸精一樣的倭國女子收回去。好不容易將貢嘎堅讚置於一個被動的位置上,顧同怎麼會就這樣收手,這隻是他分化吐蕃各部利益的一招。沒有理會貢嘎堅讚的苦苦哀求,裝了半天糊塗,顧同最後給貢嘎堅讚出了個主意,那就是讓貢嘎堅讚搬出驛館,住到涼州城外的白塔寺去,這樣,既不用理會驛館內的烏煙瘴氣,亦可以和白塔寺的僧人探討佛理。
眼看著顧同這是明顯和自己打哈哈,裝糊塗,可是自己就是沒有辦法點破,窩了一肚子火的貢嘎堅讚,在看到從顧同這裏著手沒有成效之後,就連驛館也不願意回去了,直接就讓顧同派人送他去白塔寺修行,所謂眼不見心不煩,貢嘎堅讚現在恨不得立刻轉身走人,離開涼州城,不過又擔心自己一走,顧同對付起已經被鬼迷了心竅的吐蕃使團成員會更加的得心應手,無奈之下,貢嘎堅讚隻好在白塔寺暫時住了下來。
盡管離開了涼州城,可是貢嘎堅讚卻還是沒有放棄勸說其他吐蕃使團成員,但是就在他勸說的同時,顧同也施展糖衣炮彈,不斷向吐蕃各部首領和貴族拋出橄欖枝,總之,要女人,給女人,要銀子,給銀子,要豪宅,給豪宅在顧同這樣大方的手段之下,很快,吐蕃使團成員就丟盔棄甲,難以抵抗,最終都喜笑顏開的將顧同的美意全部收了下來。
不過拿人手段,吃人嘴軟,在接受了顧同這麼多的饋贈之後,就算是一頭豬,也都能明白顧同這些手段的背後肯定還有其他的意思,作為部落首領或者貴族成員,這些人的智商比起豬來還是要強一些,他們大概也都明白顧同拉攏的意味,不過在見識過神武軍、神機營的強大武力之後,這些吐蕃使團成員也都意識到,縱然自己反對,也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吐蕃軍隊完全和大元軍隊不在一個檔次上,想到當初勢力強大的青吐蕃已經滅亡的悲慘過往,縱然是為了自己的部落考慮,吐蕃使團成員也都在心中默默的對大元、對顧同生出了臣服之心。而這也正是顧同希望看到的,一個臣服大元的吐蕃,一個屬於朝廷的吐蕃,一個行省一樣存在的吐蕃,這才是對朝廷最有利的吐蕃。
水落石出終有時,在經過了一係列的暗中盡量和博弈之後,於建元三年五月初一,大元皇帝顧同與吐蕃高僧薩迦班智達在涼州白塔寺簽訂《涼州盟約》,盟約中寫道:自盟約簽訂之日起,吐蕃權歸大元朝廷,朝廷設宣政院管轄吐蕃,凡吐蕃政教領袖選任,皆須大元皇帝和朝廷同意,朝廷可在吐蕃各處要道設立衛所,以保護商道,一旦吐蕃遭遇攻擊,朝廷有權出兵防禦,吐蕃各部,不得同大元敵人聯盟、勾結,一旦發現,當即由吐蕃政教領袖同朝廷出兵平叛,其他各部,亦有責任一道出兵
盟約即成,當即散發天下,大元境內,百姓無不拍手相賀,吐蕃境內也一樣,在得知終於不用和大元朝廷為敵,反而能夠受到大元朝廷的保護的時候,吐蕃各部百姓,更是喜極而泣。
有人歡喜有人憂,當《涼州盟約》簽署的消息傳到鐵木真耳中的時候,正在為錯失愛將速不台傷心的他,又被氣的昏厥了過去,等到郎中將他救醒,鐵木真起來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加速攻打西遼,一定要在大元反應過來之前,拿下西遼,形成一個巨大的戰略縱深,從而為將來的大決戰奠定基礎。
《涼州盟約》的意義,自然不僅僅是加速了蒙元之間的大決戰的到來,同樣,對於大元來說,吐蕃在這份盟約之後,也終於成為了帝國版圖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對於顧同本人來說,在繼承了大元這個國號之後,他的武勳和榮譽,也在隨著吐蕃的臣服而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來。但是顧同知道,所謂的盟約,不過是一時的利益交換,想要吐蕃真正臣服,尚需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