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4章 定川寨之謎(一)(1 / 2)

慶曆二年九月秋,元昊采納張元策略,於天都山集左右廂兵1零萬,分兵兩路,再次大舉攻宋。一路出劉璠堡(今固原西北),一路出彭陽城(今固原東南),包圍鎮戎軍(今固原),企圖誘宋軍出擊,聚而殲之。

宋涇原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王沿聞夏軍來攻,命副使葛懷敏率兵自渭州至瓦亭寨截擊。

哪知葛懷敏一意孤行,率軍冒險迎敵,以致三軍途中遇襲損兵折將,不得已之下葛懷敏下令退守定川寨。

定川寨背依清心河,地勢較高,左右皆是無木禿山,身後的退路隻有一條,那就是據此不遠的新壕板橋,此橋乃是大軍撤回鎮戎軍的唯一歸路,因為在大軍身後,橋兩岸並未派過多兵馬駐守,除了走馬承受王昭明(內侍)的一都百人騎兵外,隻有一支前日才趕到此地駐防的慶州百人火槍隊,這支火槍隊臨時受命於環慶路安撫使範仲淹範大人,由校尉郭逵率領。

這一日,定川寨前大戰不休,鼓角之聲震天響地,西夏大軍來勢洶洶,一波接一波的擒生軍前仆後繼,跟三路宋軍絞殺在一處,雙方拚勁全力殺得屍骨如山,血流成河,直至中午才退兵休戰各回營寨。

血染征袍的葛懷敏回營後趕緊吩咐手下眾將埋鍋造飯,抓緊時間恢複體力,以防西夏大軍再次來襲。

不過就在此時,西夏大軍的又一輪攻勢開始了,首先是截斷了定川寨上遊的清心河,河水一斷,定川寨一萬多大軍的飲水便成了問題,人困馬乏饑渴難耐,埋鍋造飯眼看著是不可能了。

正當眾將一籌莫展之際,定川寨背後的新壕板橋畔又爆發了激戰。

一支潛伏此地已久的西夏勁旅,忽地從背後殺出直撲新壕板橋,欲燒橋斷糧,至宋軍於死地。

來自慶州的百人火槍隊郭逵部首先發現了這股西夏勁旅,估計人數在一千上下,一開始眾人心中甚是不安,還以為這次是羊入虎口,有來無回,哪知在郭逵的一番激勵下這些土生土長的環州弓手們終於爆發出了視死如歸的氣概,幾番齊射後,那一千西夏擒生軍所剩無幾,即便是衝到了跟前也被走馬承受王昭明的騎兵斬死在陣前。

想當初那支西夏勁旅出現時,這王昭明被嚇得半死,一見那股氣勢逼人的西夏兵迎麵殺來,差點當場上吊自殺以報皇恩,哪知身邊那支看似不怎麼地的慶州火槍隊居然有如此的、如此的神威,遠在兩箭之地時便一頓攢射擊殺了不少西夏兵,再一眨眼的功夫,剩下的西夏兵跨進一箭之地時,那炒豆子的聲音更加密集了,簡直比放爆竹還要響,一頓乒乒乓乓的射擊後,那些悍不畏死的西夏兵終於命喪陣前。

“這…”王昭明一陣心驚膽戰,連嘴巴都不聽使喚了,啞巴了半天才驚訝道“好厲害的火銃,但不知這位都頭如何稱呼”

郭逵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勉強露出些許笑容,回答“下官乃是範大人帳下的校尉郭逵郭仲通”

王昭明拍了拍郭逵寬寬的肩膀,讚揚道“今日幸虧郭校尉在此,不然的話本官性命休矣,郭校尉在上請受本官一拜”

沒等王昭明拜下去,大地開始顫抖,郭逵喊道“趕快躲進戰壕”

要說哪來的戰壕,當然是郭逵來之前命人挖的戰壕了,在橋頭一側的土丘上摳出三條階梯狀的壕溝,每條壕溝間距離三丈,上下相距一丈,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緩坡。

那百十人的火槍手聽見郭逵的命令後,趕緊跳進身後的戰壕進入了新的射擊位置,看得王昭明一陣糊塗,心說殺敵不在地上,跳坑裏有用嗎,不過下一刻他才明白跳進坑裏實在太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