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夜裏最好,螢火蟲到處飛著,鳥兒都歸巢去了,菊花的香氣漂在窗前,桃花初開,楊柳柔媚,啊,牽牛星真好看。
如果我不認識畢昇,這夜色便是絕佳的。
長話短說,自從我和畢昇在宿州城賣掉了那一車的陶罐、陶碗,天氣便放晴了。
紫色的雲彩飄在山頂,淡黃色的霧彌漫在山中,實在有趣。
幾日後,我和阿靜遊玩了宿州幾處名勝,在我的記憶裏有藏皇洞、瑞雲寺、拔劍泉、曬書場。
皇藏洞的名氣來源於漢朝的一位皇帝,叫劉邦。聽當地人講劉邦在爭奪天下前,曾在此躲避過災難,起因是劉邦的大軍和項羽的大軍,大戰於彭城,劉邦慘敗,僅和十幾名親兵輾轉逃進此洞中,藏匿了許久才幸免於難。後來,他登基做了漢朝的開國皇帝,便將此洞改名為皇藏洞。
瑞雲寺的有趣之處在於身處險境,它背負懸崖,麵臨深淵,三進三階的院落,共有僧房99間,宛如一個站在懸崖上的智者低頭沉思,我和阿靜隻走了一半便累得幾乎斷了氣。根本沒心思再去尋那個掩香埋玉的虞姬塚了,因為方園5零裏內山巒疊翠,霞蔚雲蒸,群山猶如大海,我等乃是肉身凡胎,可經不起那上山下山的折騰。
拔劍泉,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因為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兵敗彭城時,逃到此處,饑渴難耐,抽劍怒貫巨石,劍拔泉湧,故名“拔劍泉”。我將隨身所帶的禦魂探入那眼泉水,發現那泉口果然似刀砍劍斫過一般,古人不曾欺我。
曬書場,聽帶路進山的老人講孔子周遊列國時,微服過宋,忽遇大雨,書簡全濕,雨過天晴後,便在此曬書,也就是眼前這塊平整的草地,書壓茅草皆向西傾斜,至今如故。
我舉目望去,那片草地果然向西傾斜,奇哉、妙哉,真乃匪夷所思,時隔千年那草地居然依然如故,我感慨萬千,難以言語。
那是我和阿靜在宿州的最後一夜,本想跟畢家母子二人吃頓作別的晚飯,嚐一嚐當地的特產符離燒雞,喝幾壇當地的甘甜米酒,哪知院中的黃狗忽然吠了起來,眨眼間,三個毛頭小子闖了進來,進屋後抓起桌上的海碗喝光了裏邊的米酒。
然後,慌張地告訴畢昇,說是田家書坊的田胖子,也就是幾日前我見過的那個八字胡中年文士,他用印書的雕版之術私造銅錢,被官府發現了,聽府衙監牢裏的獄卒講,那田胖子瘋了,為了減輕罪行滿口放屁胡亂咬人,已經連累不少在田家書坊幹活的人了,畢昇你快逃吧,晚了就來不及了。
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驚呆了,畢昇也一樣,隻見畢大嬸一屁股坐在地上,邊摸眼淚,邊咒罵那個不得好死的田胖子,說他家昇兒命苦啊,這官府簡直是沒長眼睛,怎能胡亂抓人。
我站在一旁不知說什麼好,倒是阿靜心腸善良幫他們母子出了個主意,叫他們趕緊收拾行李逃去他鄉。
畢大嬸一聽,好像看到了活的希望,馬上進屋收拾東西準備和兒子連夜逃走,可是畢昇小哥卻沒動地方,那三個來勸他逃的夥伴怎麼說也無濟於事。
我不解,畢昇小哥為什麼會如此優柔寡斷,大難即將臨頭,還不速速做出決定,難道要坐以待斃嗎?
當畢大嬸出來後,畢昇開口說“娘,我又沒犯法為何逃走,逃了不正中那奸人的詭計”
畢大嬸也糊塗了,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正在這時,村子裏的狗吠成了一片,畢昇小哥的那三個夥伴轉身就逃了,我見勢不妙,趕緊追出去,尋著那遠處的火把,隻聽見有人喊道“姓畢的住哪?”
我知道事情鬧大了,一轉身返回屋內,將外邊發生的事說給了畢大嬸和畢昇聽,問他們到底走不走,如果不走我可要和娘子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