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起早時臣起早,來到朝門天未曉
東京多少富豪家,不識曉星直到老
慶曆三年,十月,久旱釀成的災難終於如山洪一般爆發了,陝西路出現了大規模的農民暴動。
隻一夜間,京兆府、商州、虢州三地就遭到數萬暴民的襲擊,而且愈演愈烈,開始波及到周邊地區,破壞程度進一步升級。
據這場災難中的幸存官員描述這些暴民簡直無法無天,光天化日之下便衝進縣衙,瘋狂地開始破壞,搗毀公堂,搶奪兵器,毆打朝廷命官,群攻做工的官差,還當眾毀壞官印、燒毀官府文書,更有甚者一把火燒了衙門。
其中,虢州受害最為嚴重,暴民們首先在城中起事衝擊府衙,趕跑了知府大人李南公,隨後又打跑了本地的一隊守城廂軍,當這一驚人的消息傳至商州時,為曹元吉的大軍帶路的虢州巡檢使王子淵才匆匆帶兵回防虢州平亂。
在王子淵趕回虢州前,暴民們便開始了在城中的大肆破壞、搶劫、放火。不少無辜的百姓商人都喪生在這場百年不遇的浩劫中,幾乎所有的店鋪都被暴民們洗劫一空,無一幸免。
米店是暴民們最先襲擊的目標,因為有不少米店老板趁糧荒時哄抬米價,百姓買不起糧,饑餓難耐,以至於民怨沸騰,要是追究其緣由就要怪虢州第一奸商楚大發了,前段時間他囤積居奇,從周邊收購了不少糧食,搞得城內人心惶惶,後來在知府李南公的協調下他才把米價降下來,可是,缺斤少兩是常有的事,百姓就算喊破了喉嚨也告不倒人家楚大發,他可認識京中的大人物,就算李南公也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虢州城內二十三家米店悉數被搶,裏邊做工的人不是被打就是被殺,尤以楚氏米店損失最大,因為他們囤積的米糧最多,最黑心的也是他們。
暴民們一怒之下圍住了楚大發家的宅院,四處放火,楚氏一家老小全部葬身火海,鮮有人知楚大發還有一子在京中念書,讀的正是皇家軍事學院。
柴、米、油、鹽這是宋人日常生活中必備的四種基本物品,其中米尤為重要,因為民以食為天,沒飯吃連神仙也會發怒,神仙並不是真的不食人間煙火。
商州的農民暴動,規模也不小他們在道士張鸞的帶領下從天柱山起事,先是沿甲水河南下混在流民中湧入了上津縣將那裏洗劫一空,接著又殺了個回馬槍北上商山腳下的豐陽縣將那占為己有,開倉放糧,聚集了兩三千人馬。
在豐陽縣中休息了兩日後,乘勝北出莽莽商山,來到丹水河畔,意欲渡河奪取商洛城。
道士張鸞在商州民間傳道多年,知道阜民鉄錢監就在商州城東八十多裏處,那裏的銀錢多到可以堆滿整個屋子,用一個詞形容就是錢過壁鬥。
這些祖祖輩輩生長在陝西路的窮苦百姓,從打出娘胎就開始就受著朝廷官府的盤剝、欺壓,早就被各種稅賦、徭役壓得喘不過氣來,哪聽過那麼錢啊,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他們在張鸞的鼓動下,群情激動,躍躍欲試。渡河後,也不管商洛城了,直接殺去了阜民鉄錢監希望搶他萬八兩銀子後半輩子吃喝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