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草坪,營寨。
守門的軍兵發現了樹林一側的小路上出現了宋軍的影子,趕緊開啟了大門,還使勁地揮著手,好像在說,弟兄們回來了啊,快進來歇歇腳吧,打仗辛苦了!
片刻後,卜吉帶著五百弟兄來到了營寨前,看到了肥肉就在眼前,突然發難,舉著刀槍衝入寨中,將裏邊的守城宋軍悉數殺死,然後開始四下尋找宋軍的糧草、車馬。
道士張鸞不甘示弱,緊跟著也帶兵進入寨中,因為人馬太多隻進去幾百人,餘下的一千多人在外邊原地休息,聽他的號令。
“哎,這是老子的,你放開”
“滾,我先找到的”
“媽的,這些珠寶全是卜吉頭領的”
“你祖宗,見者有份,這是張頭領說的”
“你罵誰?”
“誰跟老子搶就罵誰!”
“你找死,看刀”
“哎呀,你反了不成,兄弟們上,往死揍他”
這隻是營寨中發生在一間帳篷內的情景。
接下來,還有更精彩的。
中軍大帳內。
“卜吉頭領,這車怎麼分”張鸞問他。
“我數過了一百二十一駕,多出一個,怎麼辦”卜吉斜著眼睛瞟了張鸞一下。
“不如這樣,咱們扶箕讓神仙決定最後一駕木牛的歸屬”
“不行、不行,神仙肯定站在你那邊,別糊弄我,苗人不是好欺負的,咱們打雙陸,誰贏了歸誰!”
“好,打就打,誰怕誰!”
說罷,張鸞和卜吉在最大的那頂帳篷內打起了雙陸,
雙陸到底是何物呢,撲克牌還是骰子?
實際上,這是一種棋盤遊戲,類似飛行棋,古代又叫“握槊”、“長行”,看名字就知道了,富有戰爭色彩。
《事物紀原》一書中說,雙陸乃是三國時曹魏的陳思王曹子建所創,置投子二。由此觀之,雙陸這一棋戲於三國時已在中原流行了。
宋人洪遵寫的《譜雙》一書中,列出了北雙陸、大食雙陸、廣州雙陸、真臘闍婆雙陸、南皮雙陸、日本雙陸等多種。盤馬製度不盡相同,玩法、稱謂、術語互有歧異。
從這一點來分析,雙陸有可能是舶來之品,傳入日久。
流行於曹魏,盛於南北朝、隋、唐,以及大宋。
《舊唐書.後姐傳》記載:武三思進入宮中,被升為禦床,有一次和韋後打雙陸,唐中宗就在一旁為他們點籌進行娛樂遊戲。
唐代張讀的《宣室誌》裏還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個秀才一天在洛陽城內的一處空宅中借宿,睡夢中看見堂中走出道士、和尚各15人,排作6行;另有兩個怪物出現,各有21個洞眼,其中四眼閃動著紅光。道士和和尚在怪物的指揮下或奔或走,分布四方,聚散無常。每當人單行時,常被對方的人眾擊倒而離開。第一天,秀才在堂上尋找,結果從壁角中發現雙陸子3零枚、殷子一對,才明白了原委。從這則故事中,我們看出流行於唐時雙陸的大略形製。
到了宋代,雙陸在各地更為普及。
當時,北方的酒樓茶館裏,往往設有雙陸盤,供人們邊品茶邊玩雙陸。這時的城市中還出現了雙陸的賭博組織,一般在雙陸賭博時均設有籌,以籌之多少賭得錢財,外人入賭,還有優惠條件,如預先受饒3一4籌(勝一局雙陸至多得2籌)等,可以想見賭博組織中高手的實力
好了,點到為止,接著說發生在黃草坪上的戰鬥。
兵法有雲:置之死地而後生。
意思就是陷入進退兩難,走投無路的‘死地’時,要堅決奮戰而死裏求生。
話說,道士張鸞和苗人卜吉的弟兄正在宋軍大營內搶東西,因為分贓不均爭吵不休,偶爾還會大打出手,但很快就平息了。
忽然,寨門方向傳來了陣陣槍聲,密集得讓人心寒,破空的箭矢更是要命,活活地將寨門外歇腳的人射死在原地,不少人才站起來就被打死了,還沒弄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到底是哪裏飛來的箭矢、射來的冷槍。
幾個小頭目拚死集合起隊伍,準備迎敵,可是埋伏在周圍的宋軍根本就沒打算衝上去近戰,一頓火槍排射,轟到大片人馬,不消片刻,外邊的敵人呼啦的一聲就散了,迅速退往寨中,緊跟著,關起寨門,堅守不出。
張鸞、卜吉急忙衝出大帳,來到城頭準備戰鬥。
號角響起,
黃草坪南的大樹林中,不知什麼時候冒出來大隊的宋軍,正向兩翼運動,包圍雪地中孤零零的營寨,眼看著就要堵住了唯一的出口。
張鸞大驚失色,喊道:“不好,退路要被堵死了,趕快衝過去”
卜吉也久經戰陣,覺得為今之計隻有拚了命衝殺出去。
片刻後,營寨中也響起了號角,這一次,張鸞命令所有人都摘掉身上的紅色絲帶、布條,一旦近戰好脫身,接下來,寨門大開。